晚市醉归逢鼓吹,笑携稚子看官人
出处:《自葛阳驰广济驿轺中即事》
明 · 张萱
柴门傍水是通津,夜理渔蓑昼卖薪。
晚市醉归逢鼓吹,笑携稚子看官人。
晚市醉归逢鼓吹,笑携稚子看官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渔夫在水边的生活场景,充满了田园诗般的宁静与和谐。首句“柴门傍水是通津”,描绘了渔夫居住的简朴环境,门前的小溪既是生活用水的来源,也是通往外界的通道,体现了自然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夜理渔蓑昼卖薪”则展现了渔夫的双重身份和生活方式。夜晚,他整理着捕鱼用的蓑衣,准备第二天的出海;白天,则以砍柴为生,维持家庭的日常所需。这种劳作的多样性,反映了古代农民生活的艰辛与多面性。
“晚市醉归逢鼓吹,笑携稚子看官人”这一句,将画面推向了高潮。傍晚时分,渔夫带着一天的疲惫和丰收的喜悦归来,恰逢集市上的热闹场面,他带着孩子一同欣赏,笑声洋溢,充满生活的情趣。这里不仅展现了渔夫的乐观态度,也体现了他对家庭的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渔夫平凡而充实的生活状态,以及他对自然与家庭的深厚情感,是一幅生动的乡村生活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