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行但作游山看,减却客愁九分半
出处:《过金沙洋望小海》
宋 · 杨万里
海雾初开明海日,近树远山青历历。
忽然咫尺黑如漆,白昼如何成暝色。
不知一风何许来,雾开还合合还开。
晦明百变一弹指,特地遣人惊复喜。
海神无处逞神通,放出一斑夸客子。
须臾满眼贾胡船,万顷一碧波黏天。
恰似钱塘江上望,只无两点海门山。
我行但作游山看,减却客愁九分半。
忽然咫尺黑如漆,白昼如何成暝色。
不知一风何许来,雾开还合合还开。
晦明百变一弹指,特地遣人惊复喜。
海神无处逞神通,放出一斑夸客子。
须臾满眼贾胡船,万顷一碧波黏天。
恰似钱塘江上望,只无两点海门山。
我行但作游山看,减却客愁九分半。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海雾:海上起的雾。明海日:明亮的海面太阳。
青历历:清晰可见的绿色。
咫尺:极近的距离。
暝色:夜晚的颜色。
特地:特意,故意。
海神:神话中的海洋之神。
贾胡船:商船,古代对外国商人的称呼。
钱塘江:中国著名的河流。
客愁:旅人的忧虑或思乡之情。
翻译
海面上的雾气刚刚散去,阳光照亮了大海,近处的树木和远处的山峦清晰可见。突然间,眼前变得漆黑一片,如同白天变成了夜晚。
不明白这风从何处而来,时而雾开,时而雾合,变化无常。
光明与昏暗在瞬间转换,就像弹指一挥,让人既惊讶又欢喜。
海神似乎没有地方展示他的法力,只是放出了这一片斑驳的景象来取悦过客。
转眼之间,视野中充满了商人的船只,万顷碧波连天一色。
就像在钱塘江边远望,只是没有了海门山那两点标志。
我行走其中,只当作是游览山水,这样就减少了旅途中的大部分忧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动人心魄的海景图画。开篇“海雾初开明海日,近树远山青历历”两句,以淡雅之笔勾勒出一片宁静而又生机勃勃的海边景致。接着,“忽然咫尺黑如漆,白昼如何成暝色”则突然转向,描写了海雾的陡然而起,给人以惊喜与疑惑。
“不知一风何许来,雾开还合合还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变化无常的感慨,同时也展现了其观察自然的敏锐。紧接着,“晦明百变一弹指,特地遣人惊复喜”则将这种变化比作弹指之间的事,凸显了时间与景象转换的快速与不定。
“海神无处逞神通,放出一斑夸客子”中,“海神”和“逞神通”暗示了诗人对大自然力量的敬畏之情,而“放出一斑夸客子”则是一种超脱世俗的高远胸怀。以下,“须臾满眼贾胡船,万顷一碧波黏天”描绘了一片繁忙而又和谐的海上贸易景象。
“恰似钱塘江上望,只无两点海门山”则是诗人以个人经历进行对比,表达了对眼前景色的赞赏,同时也透露了一丝淡泊名利的情怀。末句“我行但作游山看,减却客愁九分半”则表明了诗人通过观赏自然之美来排解旅途的寂寞和忧虑。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高超画景技巧,更透露出他对大自然深厚的情感以及在面对世俗纷扰时所保持的心灵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