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边戍此时频击柝,山城何处更吹箫全文

边戍此时频击柝,山城何处更吹箫

出处:《宿偏桥驿
明 · 江源
两宿偏桥刚雨夜,异乡孤烛合魂消。
阿儿颇解宽离索,婢子犹能慰寂寥。
边戍此时频击柝,山城何处更吹箫
跏趺久坐浑忘睡,安得绕愁酒百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在偏僻驿站停留时的孤独与思乡之情。首联“两宿偏桥刚雨夜,异乡孤烛合魂消”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诗人独处驿站、雨夜难眠的情景,通过“刚雨夜”和“孤烛”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哀愁。

颔联“阿儿颇解宽离索,婢子犹能慰寂寥”转而描写诗人身边的小孩和仆人对他的陪伴与安慰,尽管这些陪伴无法完全消除他的离愁别绪,但至少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他的孤独感。这里通过“阿儿”和“婢子”的形象,展现了人性的温暖与关怀。

颈联“边戍此时频击柝,山城何处更吹箫”则将视角转向远方,通过边防士兵击柝的声音和山城中吹奏的箫声,暗示了战争的紧张局势和远方亲人的思念。这两句不仅丰富了诗歌的意境,也增加了历史的厚重感,使读者感受到诗人身处动荡年代的复杂心情。

尾联“跏趺久坐浑忘睡,安得绕愁酒百瓢”表达了诗人长时间坐着无法入眠,心中满是愁绪,渴望借酒浇愁却无从实现的无奈。这里的“跏趺”指盘腿而坐,形象地描绘了诗人静坐的状态,而“酒百瓢”则象征着诗人对解脱愁绪的渴望,但现实中的困境使得这一愿望难以实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身处异乡、孤独思乡的情感,以及对远方亲人和国家命运的关切,情感真挚,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