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者之粟不可常,我独何为害口腹
出处:《彭饿夫墓》
清 · 邵懿辰
人生百年甘蔗渣,钟鼓馔玉风中花。
条侯主父要同尽,首阳清风生蕨芽。
暂依故人共脱粟,伯夷所树天所禄。
仁者之粟不可常,我独何为害口腹。
啸台激啸高云天,神游清都饱紫烟。
行人空挟一车饭,下马孤坟二百年。
条侯主父要同尽,首阳清风生蕨芽。
暂依故人共脱粟,伯夷所树天所禄。
仁者之粟不可常,我独何为害口腹。
啸台激啸高云天,神游清都饱紫烟。
行人空挟一车饭,下马孤坟二百年。
鉴赏
这首诗以人生短暂和物质享受的虚无为主题,通过比喻和历史典故来表达对彭饿夫墓的感慨。首句“人生百年甘蔗渣”形象地描绘了人生的短暂,如同甘蔗吃完后剩下的渣滓。接下来,“钟鼓馔玉风中花”暗示富贵如过眼云烟,即使曾经享用过豪华的生活,也如同风中的花朵,转瞬即逝。
诗人引用“条侯主父要同尽”和“首阳清风生蕨芽”,提及汉代名臣周亚夫和伯夷叔齐的故事,意在说明高尚品德与清贫生活的价值。诗人感慨彭饿夫虽然曾与故人共度艰难,但最终仍坚守仁者的节操,视富贵如浮云。
“仁者之粟不可常,我独何为害口腹”表达了诗人对彭饿夫选择的敬佩,认为真正的仁者不会长久依赖世俗的物质,而是追求精神的满足。最后一段,诗人想象自己在啸台之上,神游仙境,与彭饿夫的灵魂共餐紫烟,反观世人的物质追求显得微不足道。
整首诗以彭饿夫墓为背景,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意义的深沉思考,以及对高尚人格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