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言九曲洪河?,绛老应先乞一分
出处:《谒贺郡大父清白龙公》
明 · 张萱
占断青山卧白云,扶藜今喜见神君。
长裾已曳非歌铗,翠帱曾闻不进蚊。
熊轼褰帷双画毂,虎囊盘缓五花纹。
愿言九曲洪河?,绛老应先乞一分。
长裾已曳非歌铗,翠帱曾闻不进蚊。
熊轼褰帷双画毂,虎囊盘缓五花纹。
愿言九曲洪河?,绛老应先乞一分。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尊贵的长者,以“神君”相称,形象高雅脱俗。首句“占断青山卧白云”,生动地刻画出这位长者的隐逸之姿,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远离尘嚣。接着,“扶藜今喜见神君”一句,表达了对这位长者的尊敬和喜悦之情。
“长裾已曳非歌铗,翠帱曾闻不进蚊”两句,运用了比喻手法,将长者的服饰比作飘曳的长裙,暗示其身份的尊贵;同时,通过“非歌铗”和“不进蚊”的描述,进一步强调了其生活的清贫与淡泊,但内心却充满着超凡脱俗的宁静与满足。
“熊轼褰帷双画毂,虎囊盘缓五花纹”两句,通过描绘长者的出行场景,展现了其威严而优雅的形象。熊轼、双画毂、虎囊、五花纹等细节,不仅彰显了长者的身份地位,也体现了其生活中的奢华与精致。
最后,“愿言九曲洪河,绛老应先乞一分”表达了诗人对长者的敬仰之情,希望能在长者的引导下,获得智慧与道德的滋养,如同从九曲洪河中汲取生命的源泉一般。这里的“绛老”可能指的是年长的智者或德高望重之人,诗人希望能够得到其指导,从而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加坚定和明智。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一位隐士般长者的描绘,展现了其超凡脱俗的生活态度和高尚的人格魅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其深深的敬仰和渴望学习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