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边明月伤心夜,湖上青山掩泪春
出处:《挽孙孟玙医士》
明 · 张宁
生刍束玉见无因,宿草荒烟怅望频。
转眼忽惊千古别,到头谁是百年人。
海边明月伤心夜,湖上青山掩泪春。
惟有匡庐杏花树,东风依旧岁华新。
转眼忽惊千古别,到头谁是百年人。
海边明月伤心夜,湖上青山掩泪春。
惟有匡庐杏花树,东风依旧岁华新。
鉴赏
这首挽诗《挽孙孟玙医士》由明代诗人张宁所作,通过哀悼逝去的友人孙孟玙医士,表达了深切的悲痛与怀念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对逝者生前贡献与个性的追忆。
首联“生刍束玉见无因,宿草荒烟怅望频。”以“生刍”(新鲜的草)和“束玉”(美玉)为喻,表达了对逝者的尊敬与怀念,但又感叹无法亲自表达哀思,只能在心中反复怀念。接着“宿草荒烟”描绘出墓地的荒凉景象,进一步强化了哀伤的情绪。
颔联“转眼忽惊千古别,到头谁是百年人。”通过时间的对比,强调了生死的不可逆转,以及对生命短暂的感慨。这句诗既是对逝者的哀悼,也是对人生无常的深刻反思。
颈联“海边明月伤心夜,湖上青山掩泪春。”运用自然景物来寄托情感,海边的明月和湖上的青山分别代表夜晚和春天,象征着逝者生前的宁静与生机,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悲伤与哀愁。明月与伤心夜、青山与掩泪春的对比,增强了诗歌的情感张力。
尾联“惟有匡庐杏花树,东风依旧岁华新。”以匡庐(即庐山)的杏花树为象征,表达了对逝者生命的永恒记忆。尽管时光流转,季节更迭,但诗人相信,逝者的精神如同那不败的杏花树,永远在人们心中绽放。这一句既是对逝者的赞美,也是对生命延续的希望。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层层递进,展现了诗人对逝去友人的深切怀念与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