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二十四桥月,长忆醉乘明月归
出处:《舟次芜湖却寄维扬刁学士》
宋 · 郑獬
柳叶初黄未解飞,东风还与赏心违。
纵逢春处花期少,自过江来酒病稀。
平子解酬青玉案,秋娘能唱缕金衣。
扬州二十四桥月,长忆醉乘明月归。
纵逢春处花期少,自过江来酒病稀。
平子解酬青玉案,秋娘能唱缕金衣。
扬州二十四桥月,长忆醉乘明月归。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柳叶初黄:形容初春柳叶略带黄色。东风:春风。
赏心违:不符合赏心悦目的心情。
平子:指东汉文学家张衡,以其才华赏识美景。
青玉案:形容美好的景色或佳肴。
秋娘:泛指才女,唐代诗人杜牧有《秋夕》诗提及。
缕金衣:形容华丽的服装。
二十四桥:扬州著名的景点,桥名众多,这里泛指。
醉乘明月归:借酒后乘月而归,表达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
翻译
柳叶刚刚转黄还未飘落,春风却似乎违背了赏心的期待。即使在春天,花开的日子也寥寥无几,自从渡过江来,酒后的不适也减少了。
像平子那样懂得酬酢美景的人,能欣赏如青玉案般的景色,而秋娘则能歌咏如缕金衣般华美的诗篇。
每当想起扬州那二十四桥映照着月光的夜晚,我总会怀念那时乘着明亮月色归去的情景。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郑獬的《舟次芜湖却寄维扬刁学士》,通过对初春柳叶、东风、花开稀少、酒病减少等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刁学士的思念之情。"柳叶初黄未解飞"写出了春天的早来,而"东风还与赏心违"则暗示了诗人的心情并不愉快,与春风的宜人相悖。接着,诗人感慨即使身处春光中,但因为离别和思乡之情,赏花的兴致和饮酒的频率都大不如前。
"平子解酬青玉案"引用了东汉张衡的典故,表达对刁学士才华的赞赏,"秋娘能唱缕金衣"则是借唐代诗人杜牧的诗句,形容刁学士的文采如同歌妓秋娘般动人。最后,诗人以"扬州二十四桥月,长忆醉乘明月归"收尾,回忆起在扬州的美好时光,表达了对维扬(扬州)的深深怀念和对与刁学士共度月夜的美好愿望。
整首诗情感深沉,寓情于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典故的运用,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往昔生活的追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