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看龙江出祖时,送行车马如流水
便随群彦集瀛洲,还以三长参国史。
綵凤聊依垣竹鸣,白驹不为场苗止。
坐惭薄技奉周旋,归把遗经究终始。
瓮牖前头翠色多,棹歌声外清流驶。
李渤方怀少室居,谢安又向东山起。
三秋宪节凛冰霜,六馆春风散桃李。
已觉忧勤发渐疏,未论冷热官频徙。
分务功高计省堂,赐归恩重尚书履。
出处孤踪自不群,卷舒妙道谁能揆。
巢父真成一段奇,仲翁宁擅西都美。
请看龙江出祖时,送行车马如流水。
鉴赏
此诗《送少司徒郑公进尚书致仕还闽分韵得水字》由明代诗人罗钦顺所作。诗中描绘了对即将退休的少司徒郑公的深情厚谊与敬意。
首句“早年献策明天子”,赞美郑公年轻时就向天子献策,才华横溢。接着“笔底珠玑烂盈纸”形容其文采斐然,才思敏捷。随后“便随群彦集瀛洲,还以三长参国史”描述郑公与众多贤士一同参与国家历史的编纂工作。
“綵凤聊依垣竹鸣,白驹不为场苗止”运用比喻,赞扬郑公虽身处平凡之位,却能像彩凤依竹鸣叫,白驹不因田地而停止奔跑,表现其志向高远,不为世俗所困。接下来“坐惭薄技奉周旋,归把遗经究终始”表达了对郑公谦逊态度的赞赏,以及对其深入研究古代经典学问的肯定。
“瓮牖前头翠色多,棹歌声外清流驶”描绘了郑公归乡后,门前绿树环绕,清澈溪流潺潺流动的宁静生活场景。接着“李渤方怀少室居,谢安又向东山起”引用典故,赞美郑公如同李渤一样,虽处隐居之地,心怀天下;又似谢安,虽退隐东山,仍心系国家。
“三秋宪节凛冰霜,六馆春风散桃李”形容郑公在任期间,公正严明,如冬日冰霜般坚定;离任后,他的影响力如同春风,滋润着周围的人,如同桃李满园。接下来“已觉忧勤发渐疏,未论冷热官频徙”表达了对郑公从繁忙政务到退休生活的转变的感慨。
“分务功高计省堂,赐归恩重尚书履”赞扬郑公在官场上的贡献和朝廷对其的恩赐。最后“出处孤踪自不群,卷舒妙道谁能揆”表达了对郑公独特人生轨迹的敬佩,以及对其深奥的人生哲学难以揣摩的感慨。“巢父真成一段奇,仲翁宁擅西都美”将郑公比作传说中的隐士巢父,赞美其非凡之处,同时提到另一位名人仲翁,强调郑公的成就超越了西都之美。
“请看龙江出祖时,送行车马如流水”描绘了郑公退休时,龙江边送行的场面,车马如流水般涌动,象征着人们对郑公的不舍与敬仰。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比喻、典故和生动的场景描写,展现了对郑公高尚人格、卓越才能和深远影响的崇敬之情,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