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馀尚多思,白鸟背人飞
出处:《二十六日复出城》
宋 · 张九成
杜门不肯出,既出不忍归。
借问胡为尔,江山栖落晖。
濯濯漱寒玉,青青入烟霏。
柳色明沙岸,花枝作四围。
玉塔天外小,渔舟云际微。
兴远俗情断,心閒人事稀。
我本江湖人,误落市朝机。
计拙物多忤,身臞道则肥。
所以此胜槩,一见不我违。
吟馀尚多思,白鸟背人飞。
借问胡为尔,江山栖落晖。
濯濯漱寒玉,青青入烟霏。
柳色明沙岸,花枝作四围。
玉塔天外小,渔舟云际微。
兴远俗情断,心閒人事稀。
我本江湖人,误落市朝机。
计拙物多忤,身臞道则肥。
所以此胜槩,一见不我违。
吟馀尚多思,白鸟背人飞。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杜门:闭门不出。胡为:为何。
江山:自然景色。
栖落晖:沐浴夕阳。
濯濯:清冷的样子。
漱:洗漱。
青青:翠绿。
烟霏:烟雾。
玉塔:高塔。
渔舟:渔船。
兴远:远离尘世。
俗情:世俗情感。
江湖人:自由自在的人。
市朝机:世俗事务。
计拙:智谋不足。
物多忤:常有冲突。
身臞:身体瘦削。
道则肥:道义丰满。
胜槩:美景。
违:违背。
吟馀:吟诗之后。
白鸟:孤独的鸟儿。
翻译
我闭门不出,一旦出门又不愿归去。请问你为何如此,只在这江山间沐浴夕阳余晖。
我在清冷中洗漱,如同寒玉,身影融入青翠的烟霭。
柳树映照在明亮的沙滩上,花枝围绕四周。
远处的玉塔如小点,渔舟在云端若隐若现。
远离尘世的烦恼,心境清闲,人事纷扰减少。
我本是江湖之人,却误入了世俗的漩涡。
智谋不足使我常与事物冲突,然而坚持道义使我内心丰盈。
因此这美景符合我的心境,初次相见便让我心生契合。
吟诗之余,思绪万千,只有白鸟独自背向我飞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世俗羁绊的无奈。"杜门不肯出,既出不忍归"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厚情感,一旦离开就难以忘怀。"借问胡为尔,江山栖落晖"则是诗人对于周遭景色的赞美之词,通过问句形式强调了景色之美。
"濯濯漱寒玉,青青入烟霏"中的"濯濯"形容水的清澈,"漱寒玉"象征着水的纯净和冷冽,而"青青入烟霏"则描绘了绿意盎然之景色被薄雾所笼罩。这些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感受。
"柳色明沙岸,花枝作四围"进一步渲染了江湖美景,柳絮飞扬,花开满径,营造出一片生机勃勃的画面。"玉塔天外小,渔舟云际微"则是对远处风光的一种描绘,其中“玉塔”可能指的是某种建筑,而“渔舟”则代表了诗人自己的位置,显示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意境。
接下来的"兴远俗情断,心閒人事稀"表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对远方美景的向往和对尘世羁绊的淡漠。"我本江湖人,误落市朝机"则是诗人对于自己命运的一种感慨,本应是自由自在的江湖之子,却不小心陷入了红尘俗世。
最后两句"计拙物多忤,身臞道则肥"中的“计拙”意味着深思熟虑,“物多忤”指的是外界纷扰不断,而“身臞道则肥”则是一种对比手法,身体虽然消瘦,但内心却因修炼而充实。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对世俗生活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由与束缚、精神与物质之间的矛盾和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