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自升沈宁有定,心存气节不无偏
出处:《赠刘侍御》
明 · 王守仁
相送溪桥未隔年,相逢又过小春天。
忧时敢负君臣义?念别羞为儿女怜。
道自升沈宁有定,心存气节不无偏。
知君已得虚舟意,随处风波只宴然。
忧时敢负君臣义?念别羞为儿女怜。
道自升沈宁有定,心存气节不无偏。
知君已得虚舟意,随处风波只宴然。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哲学家、文学家王守仁所作的《赠刘侍御》。诗中以深情厚谊和哲理思考为主线,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感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
首联“相送溪桥未隔年,相逢又过小春天。”描绘了与友人分别后不久便重逢的情景,时间虽短却充满期待与喜悦,如同春天般生机勃勃。颔联“忧时敢负君臣义?念别羞为儿女怜。”表达了诗人面对国家大事时的担当与责任感,同时流露出对离别的不舍与对友人的情感关怀,既有豪情壮志,又有细腻柔情。
颈联“道自升沈宁有定,心存气节不无偏。”则深入探讨了人生的道理与个人的气节。诗人认为,人生的起伏变化难以预料,但内心坚守的原则与气节却是不可动摇的。尾联“知君已得虚舟意,随处风波只宴然。”以“虚舟”为喻,赞扬友人能够超脱世俗纷扰,无论身处何种环境都能保持内心的平静与从容。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体现了深厚的友情,更蕴含了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对社会、对自我价值的深刻理解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