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上方高谊酬良犬,当道殷忧式怒蛙全文

上方高谊酬良犬,当道殷忧式怒蛙

出处:《新秋杂感四首
清 · 曹铭彝
陆沈世务易成嗟,克复神州再造家。
枉属模棱苏味道,更无痛哭买长沙。
上方高谊酬良犬,当道殷忧式怒蛙
闻说和亲非国辱,宰臣循例罢珠厓。

鉴赏

这首诗《新秋杂感四首(其一)》由清代诗人曹铭彝所作,通过深沉的笔触,表达了对国家时局的忧虑与反思。诗中以“陆沈世务易成嗟”开篇,点明了在纷繁世事中,人们容易产生感叹与无奈的情绪。接着,“克复神州再造家”一句,寄寓了诗人对于恢复国家统一、重建家园的美好愿景。

“枉属模棱苏味道,更无痛哭买长沙”两句,运用典故,借以表达对于当时政治立场摇摆不定、缺乏坚定原则的不满。苏味道是唐代的宰相,以其模棱两可的政治态度而著称;而“痛哭买长沙”则出自《史记》,指汉代贾谊因对国家局势的担忧而痛哭流涕,最终被贬至长沙。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强调了在国家危难之际,需要的是坚定的立场和果敢的行动。

“上方高谊酬良犬,当道殷忧式怒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忠诚与忧国忧民的情感比作“高谊酬良犬”与“殷忧式怒蛙”,前者比喻忠诚之士的高尚情操,后者则象征着面对国家困境时,人民内心的愤怒与忧虑。这种情感的表达,既展现了诗人对忠诚者的敬仰,也反映了他对国家现状的深切忧虑。

最后,“闻说和亲非国辱,宰臣循例罢珠厓”两句,直面当时可能存在的和亲政策,以及对地方官员的批评。和亲通常被视为国家的屈辱,但在此处,诗人似乎在探讨和亲是否真的意味着国家的耻辱,以及对政府处理边疆事务的质疑。通过这一批判,诗人表达了对国家政策的深入思考和对现实问题的关注。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还蕴含了对当时政治局面的深刻洞察与反思,体现了清代文人忧国忧民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