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客自远方,来以二子说
出处:《悲二子联句》
宋 · 苏舜元
有客自远方,来以二子说。
穆子病疾初,家事巨细缺。
邻人苦其求,医师久以决。
案杯小大空,布被旁午裂。
馀喘尚能鼓,老愤知已结。
目凄望羊泓,髭断反猬茁。
忧酸系馀生,嗥嘑留永诀。
语妻后日计,书策未可彻。
教子勤诵读,时命不复说。
吾属何流离,众人方草窃。
凌子久道路,十口著羁绁。
恰旅重江间,正值大饥节。
既无裹饭交,疾走继粗粝。
又无执饮人,及时沃枯竭。
惜哉损天命,痛焉在亲绖。
帝胡生尔身,世复称其杰。
胸伏气万丈,肠贮怨百折。
艰难汩风波,憔悴堕霜雪。
久仆勤龙钟,弱女痴蹩躠。
文随寒饿空,道与烟燄灭。
魂兮竟何归,去矣不得别。
长府岂无财,莫济医药切。
太仓岂无粟,莫解腹肠热。
天子圣在上,海内清欲澈。
伊人胡不官,既死安得活。
朝青与暮紫,神喜天不轧。
昂车与怒马,门满道不绝。
之子苟閒厕,斯民乃贪餮。
高亢世弗亲,方严鬼所掣。
敢言才足珍,宁免否来齧。
思潜泪辄抽,惨旧面成耋。
举目此牢落,侧身今鄙媟。
箴言耳空虚,险论口㩻甈。
作诗告石梁,聊以慰寒骨。
穆子病疾初,家事巨细缺。
邻人苦其求,医师久以决。
案杯小大空,布被旁午裂。
馀喘尚能鼓,老愤知已结。
目凄望羊泓,髭断反猬茁。
忧酸系馀生,嗥嘑留永诀。
语妻后日计,书策未可彻。
教子勤诵读,时命不复说。
吾属何流离,众人方草窃。
凌子久道路,十口著羁绁。
恰旅重江间,正值大饥节。
既无裹饭交,疾走继粗粝。
又无执饮人,及时沃枯竭。
惜哉损天命,痛焉在亲绖。
帝胡生尔身,世复称其杰。
胸伏气万丈,肠贮怨百折。
艰难汩风波,憔悴堕霜雪。
久仆勤龙钟,弱女痴蹩躠。
文随寒饿空,道与烟燄灭。
魂兮竟何归,去矣不得别。
长府岂无财,莫济医药切。
太仓岂无粟,莫解腹肠热。
天子圣在上,海内清欲澈。
伊人胡不官,既死安得活。
朝青与暮紫,神喜天不轧。
昂车与怒马,门满道不绝。
之子苟閒厕,斯民乃贪餮。
高亢世弗亲,方严鬼所掣。
敢言才足珍,宁免否来齧。
思潜泪辄抽,惨旧面成耋。
举目此牢落,侧身今鄙媟。
箴言耳空虚,险论口㩻甈。
作诗告石梁,聊以慰寒骨。
注释
客:来访者。说:讲述。
穆子:患病之人。
初:开始。
巨细:大小事务。
缺:缺乏。
苦:厌烦。
决:诊断。
案杯:餐具。
空:空荡。
布被:破布做的被子。
旁午:纵横交错。
馀喘:剩余的气息。
结:凝聚。
羊泓:地名,可能指墓地。
猬茁:形容胡须乱生。
嗥嘑:哀嚎。
永诀:永远的告别。
计:计划。
彻:完成。
教子:教导孩子。
时命:命运。
流离:漂泊不定。
草窃:偷窃。
凌子:某人名。
羁绁:束缚。
恰旅:恰好旅行。
饥节:饥荒时期。
裹饭:包裹食物。
粗粝:粗糙食物。
执饮人:递酒的人。
沃枯竭:滋润干涸。
损天命:损害天命。
亲:亲近。
杰:杰出。
胸伏气:胸中压抑的愤怒。
肠贮怨:心中积怨。
百折:无数曲折。
汩:淹没。
波:波涛。
霜雪:比喻困境。
弱女:女儿。
痴蹩躠:痴傻无助。
文:文章。
空:空洞。
烟燄灭:消失。
魂兮:灵魂。
别:告别。
长府:大府库。
济:救济。
太仓:国家粮仓。
腹肠热:饥饿。
圣在上:圣明在位。
清欲澈:清平天下。
官:任职。
活:生存。
轧:压迫。
满道:充满道路。
苟:如果。
贪餮:贪婪。
高亢:傲慢。
方严:严厉。
才足珍:才华珍贵。
否来齧:厄运侵袭。
潜泪:隐忍泪水。
面成耋:面容苍老。
牢落:凄凉。
鄙媟:卑微。
箴言:忠告。
险论:激进言论。
石梁:可能指地点或对象。
慰寒骨:安慰寒冷的身体。
翻译
有位客人从远方来,带来两个儿子讲述。穆子病重初始,家中大小事务无人料理。
邻居苦于他的请求,医生长久未能确诊。
杯盘碗筷空荡荡,破布被子到处都是裂缝。
他喘息声尚存,内心的愤怒已凝聚。
目光凄凉望着羊泓,胡须断裂如刺丛生。
忧虑和酸楚贯穿余生,哀嚎声像是永别的誓言。
对妻子诉说未来计划,书籍还未读完。
教导孩子勤奋读书,时运不再多言。
我们为何如此流离失所,众人正忙于偷窃。
凌子长久在外奔波,一家十口受困羁绊。
旅途困顿在江间,正逢严重饥荒时节。
没有包裹的食物,只能快速吃粗粮。
无人递酒,只能忍饥挨饿。
可惜天命受损,亲人去世痛苦万分。
为何上天造就你,世人却称你为杰出。
胸中满腔愤怒,肠中积怨无数。
经历艰难困苦,身心憔悴如霜雪。
长久劳累衰老,弱女痴傻无助。
文章因饥饿而空洞,道义与烟尘一同消逝。
灵魂不知何处归,离去无法告别。
府库难道无财物,为何不能救急医疗。
仓库难道无粮食,为何不能解饥饿。
天子圣明在上,天下应清平。
为何此人不获任,死后怎能再活。
朝霞晚霞交替,神明喜悦天不压。
豪华车辆和怒马,门前车水马龙不断。
若此人闲居,百姓便贪婪无度。
高傲之人世间不容,严厉却受鬼魅牵制。
敢于言说才华珍贵,怎能避免厄运相侵。
思念深藏泪水涌出,悲伤面容苍老如八十。
环顾四周凄凉,如今身处卑微。
忠言逆耳空洞,激进言论危险。
以此诗告知石梁,聊以慰藉寒冷的身躯。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舜元的《悲二子联句》,通过描述远方客人的来访,揭示了主人公穆子因病家中困苦的情景。诗人描绘了穆子病情严重,家事无人料理,邻居不堪其扰,医生也无法给出明确的治疗方案。家中物资匮乏,仅剩一口呼吸,满腔愤怒和无奈。诗人感慨穆子的悲剧命运,以及家庭的流离失所,特别是孩子也深受其苦,生活艰辛。
诗中表达了对穆子才华横溢却遭遇不幸的深深惋惜,以及对社会不公的批判。诗人指出,尽管国家富饶,但贫穷之人得不到应有的医疗救助,而权贵们却过着奢侈的生活。他感叹世道不公,人才被埋没,同时揭示了贫富悬殊的社会现象。最后,诗人借写诗安慰穆子的在天之灵,表达了自己的悲愤和无奈。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弱势群体的同情,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