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千山麓,蓬茅数亩村
出处:《岁暮闲韵四首 其二》
宋 · 张耒
岁暮柯山客,萧条酒一樽。
贫闲缘事少,老冷赖炉温。
草木千山麓,蓬茅数亩村。
相逢半农圃,无事理鸡豚。
落井吹鸣碓,横参对掩门。
人归邑犬吠,江黑夜虹翻。
栉感颠毛减,书愁病眼昏。
按方成小酿,徵古搆新文。
默喻乾坤意,静看魑魅奔。
何须叹虎兕,吾道古来尊。
贫闲缘事少,老冷赖炉温。
草木千山麓,蓬茅数亩村。
相逢半农圃,无事理鸡豚。
落井吹鸣碓,横参对掩门。
人归邑犬吠,江黑夜虹翻。
栉感颠毛减,书愁病眼昏。
按方成小酿,徵古搆新文。
默喻乾坤意,静看魑魅奔。
何须叹虎兕,吾道古来尊。
注释
岁暮:年末。柯山:某座山。
客:客人。
萧条:冷清。
酒一樽:一壶酒。
贫闲:贫穷清闲。
赖:依赖。
蓬茅:简陋的茅草屋。
农圃:农田。
按方:按照药方。
徵古:研究古代。
默喻:默默领悟。
乾坤:天地。
魑魅:鬼怪。
虎兕:猛兽。
吾道:我的道路。
翻译
年末时分,我独自在柯山作客,饮酒度日,显得萧瑟凄清。因为贫穷和清闲,日常琐事稀少,年老体寒,唯有炉火带来的温暖让我稍感慰藉。
山脚下的草木丛生,几间简陋的茅屋点缀着村庄。
偶遇乡亲,多半在田间地头劳作,无需操心家禽之事。
夜晚,听到井边捣米声,横斜的月光映照着关闭的门扉。
人们归家,狗吠声此起彼伏,江面黑夜里,彩虹倒映,景色奇特。
梳理白发,感叹岁月流逝,读书却因眼疾而昏花。
按照药方酿制小酒,研读古籍构思新文章。
默默领悟天地间的深意,静观世间怪异之事奔流。
不必为猛兽忧虑,坚守我的道义,自古以来就受人尊敬。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至冬的田园生活图景,诗人以沉静、淡远的情怀,表达了自己隐逸生活中的平和与满足。
"岁暮柯山客,萧条酒一樽。" 开篇即设定了时间与空间,岁末时节,孤独的旅客在柯山之上,以萧瑟的气氛饮酒,这里已透露出诗人隐逸生活的情趣。
"贫闲缘事少,老冷赖炉温。" 诗人自述其平淡无奇的日子,年迈体寒,却依赖着炉火取暖,这不仅写出了物质上的简陋,更反映了精神上的宁静。
"草木千山麓,蓬茅数亩村。相逢半农圃,无事理鸡豚。" 这几句描绘了一幅田园风光,诗人与邻里相遇,只是在自家的园圃中料理些鸡猪之类的家畜,没有更多的世俗牵挂。
"落井吹鸣碓,横参对掩门。人归邑犬吠,江黑夜虹翻。" 诗中的意象转为深夜,井水响声,家中灯火已熄,门窗紧闭,只有远处狗吠声和江上夜幕低沉的虹霓。
"栉感颠毛减,书愁病眼昏。按方成小酿,徵古搆新文。" 诗人表达了对身体衰老的感受,同时也透露了一种文化积累与创作的渴望,从古典中汲取养分,以此构筑新的文学作品。
"默喻乾坤意,静看魑魅奔。何须叹虎兕,吾道古来尊。" 最后几句则是诗人对宇宙万象的沉思,对于世间纷扰保持着超然物外的心态,表达了一种深远的哲理和生命的尊严。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生活场景和内心世界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隐逸情怀与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