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辞歌诗劝公饮,坐无桓伊能抚筝
朅来湖上饮美酒,醉后剧谈犹激烈。
湖边草木新著霜,芙蓉晚菊争煌煌。
插花起舞为公寿,公言百岁如风狂。
赤松共游也不恶,谁能忍饥啖仙药。
已将寿夭付天公,彼徒辛苦吾差乐。
城上乌栖暮霭生,银缸画烛照湖明。
不辞歌诗劝公饮,坐无桓伊能抚筝。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在西湖边举行的宴会,主人是当时的文学巨匠欧阳修。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物活动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苏轼与欧阳公之间的情谊以及对人生百岁的感慨。
“谓公方壮须似雪,谓公已老光浮颊。”这两句从容貌上描绘出欧阳修年轻时须发如雪,而现在虽已老却依然神采奕奕。这既是对欧阳修外貌的细致描写,也反映了诗人对其尊敬之情。
“朅来湖上饮美酒,醉后剧谈犹激烈。”这两句则转而叙述宴会的情景,诗人与欧阳公在西湖畔饮酒,醉酒后的谈吐依旧充满热情和激昂。这里不仅传达了宴会的欢乐气氛,也映射出苏轼与欧阳修之间学问和思想交流的深度。
“湖边草木新著霜,芙蓉晚菊争煌煌。”此两句描绘西湖秋景,其中草木被初冬的霜冻覆盖,而芙蓉和晚菊依然竞相开放,呈现出一种不畏严寒、生机勃勃的情态。
“插花起舞为公寿,公言百岁如风狂。”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欧阳修健康长寿的祝愿,并通过欧阳公的话语传递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自由精神的哲学思考。
接下来的几句“赤松共游也不恶,谁能忍饥啖仙药。已将寿夭付天公,彼徒辛苦吾差乐。”则表达了诗人对与欧阳修一同漫步于赤松之间的喜悦,以及对世间凡尘所求不同,宁愿追寻超脱之境界的态度。
“城上乌栖暮霭生,银缸画烛照湖明。”此两句转向夕阳西下时分的景象,乌鸦归巢、晚霞绚丽,而湖面则被银色的灯光映照得异常明亮。这里既描绘了宴会即将结束的场景,也烘托出诗人对这次聚会美好记忆的珍视。
最后,“不辞歌诗劝公饮,坐无桓伊能抚筝。”则是诗人以歌诗相劝,让欧阳修尽情享受宴会的乐趣,同时也展现了自己坐在无桓(即无忧虑)的状态中,能够随心所欲地弹奏琴瑟。
这首诗通过对西湖边宴会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苏轼与欧阳修之间的情谊,也反映出宋代士大夫阶层追求人生乐趣和精神超脱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