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僧后疑真幻,名在卢前信不惭
出处:《代和四首》
明 · 黄衷
手把遗文思岂堪,新愁聊与吊江南。
身为僧后疑真幻,名在卢前信不惭。
千里未终才自逸,万金难售剂宁甘。
夜台可作人心在,谈到平湖便喜谈。
身为僧后疑真幻,名在卢前信不惭。
千里未终才自逸,万金难售剂宁甘。
夜台可作人心在,谈到平湖便喜谈。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黄衷所作的《代和四首》之二。诗中情感深沉,表达了对逝去友人的怀念与感慨。
首句“手把遗文思岂堪”,诗人手持友人遗留的文稿,思绪万千,难以承受这份沉重的情感。接下来,“新愁聊与吊江南”,诗人以哀愁的心情悼念江南的友人,表达出对逝者的深切怀念。
“身为僧后疑真幻”,诗人感叹自己虽为僧人,却对世事感到疑惑,仿佛一切都变得虚幻。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名在卢前信不惭”,诗人自豪地表示,自己的名声在卢前,无愧于心,体现了他对自身价值的认可。
“千里未终才自逸”,诗人想象着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够自由自在地生活,表达了对自由的向往。“万金难售剂宁甘”,即便付出万金,也无法换取某种珍贵的东西,诗人以此表达对某些事物的珍视与无奈。
最后,“夜台可作人心在,谈到平湖便喜谈”,诗人设想即使在另一个世界,他也能保持一颗纯净的心,谈论平湖的美好,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追求。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逝去友人的怀念,也有对自由与美好的向往,以及对自身价值的肯定,展现了诗人复杂而深刻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