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身岂是无羽翰,天梯石栈云漫漫
杜鹃衔哀诉千古,万里游魂腥血污。
冤声无路叫天公,吻血洒地花为红。
巴江东下流无极,目断巴山归不得。
此身岂是无羽翰,天梯石栈云漫漫。
落花冉冉江城暮,年年客梦乡关路。
丈夫志气笑沐猴,安知狐死还首丘。
沛公击筑歌汤沐,钱王锦衣衣林木。
寄巢生子傍他谁,众鸟虽怜祇自悲。
哀号力尽飞不归,老尽遗民城郭非。
注释
蚕丛:古蜀国君主名。鳖灵:古蜀国先王。
玉垒:地名,今四川成都附近。
灵关:地名,可能指玉垒附近的关隘。
杜鹃:鸟名,传说中哀鸣的象征。
腥血:形容血腥或罪恶。
天公:古人对天的称呼。
吻血:比喻含泪或悲愤之极。
巴江:长江上游支流。
志气:人的决心和勇气。
沐猴:比喻徒有外表而无实质。
钱王:指南宋开国皇帝赵构。
寄巢:比喻寄人篱下。
众鸟:泛指鸟类。
城郭:城市,城墙内外。
翻译
蚕丛和鳖灵的故土,玉垒与灵关一片荒凉。杜鹃鸟哀鸣千年,万里孤魂满身血腥。
冤屈之声无处申诉,鲜血洒地染红花朵。
长江东流无尽期,遥望巴山归途难求。
我身并非无翅羽,天梯石栈之路漫长。
落花飘零江城黄昏,年年客梦回故乡之路。
大丈夫志气如虹,岂会像猴子般只知嬉戏。
沛公击筑歌颂盛世,钱王锦衣显贵于林木。
寄居他乡的鸟儿,无人可依,只有悲伤。
哀鸣力竭仍无法归巢,老去的人民家园已非。
鉴赏
这首诗名为《鹃啼曲》,出自宋代词人何梦桂之手。诗中充满了对故土的深沉思念和对历史沧桑变迁的感慨。
开篇“蚕丛鳖灵两丘土,玉垒灵关一荒莽。”描绘了一种荒凉、废弃的景象,其中“两丘土”和“一荒莽”都透露出一种历史的沉重和时光的流逝。
接下来的“杜鹃衔哀诉千古,万里游魂腥血污。”则是诗人借用自然景物来表达自己对于过去历史事件的哀伤之情。这里的“杜鹃”即杜鹃鸟,以其哀啼之声比喻历史上的悲惨遭遇,而“万里游魂腥血污”则是对那些在战争中丧命者的深切怀念。
“冤声无路叫天公,吻血洒地花为红。”表达了诗人对于不平之事的愤慨和悲哀,以及对英雄人物的崇敬之情。这里的“冤声”指的是那些被历史所误解或埋没的人物,他们的声音无法达到天听,只能在人间留下血泪。
接着,“巴江东下流无极,目断巴山归不得。”则是诗人表达自己对于故乡的深切思念。巴江和巴山都是诗人心中难以割舍的情感寄托,而“目断”二字,更增添了一种无法回归故土的无奈。
“此身岂是无羽翰,天梯石栈云漫漫。”这里诗人用“羽翰”比喻自己想要飞升的愿望,却又被现实所束缚,只能眼巴巴地看着那遥远而又模糊的目标。
“落花冉冉江城暮,年年客梦乡关路。”描绘了一种春去秋来的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流年的无常和对故土的永恒思念。
“丈夫志气笑沐猴,安知狐死还首丘。”这两句则是借用古代英雄人物的事迹来强调诗人的壮志凌云,同时也表现出一种面对现实困境时的无奈和自嘲。
最后,“沛公击筑歌汤沐,钱王锦衣衣林木。寄巢生子傍他谁,众鸟虽怜祇自悲。”则是诗人借用历史上的伟大人物来表达自己对于事业的追求和对于个人命运的无奈,同时也表现了对后代的关怀。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历史事件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复杂的心理状态,是一篇情感丰富、意境辽阔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