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涧松杉千瀑下,玉霄台殿五云流
出处:《郭次甫往游玄岳过金陵见寄用韵遥答》
明 · 欧大任
片帆不住楚江舟,嵾岭西寻最上头。
金涧松杉千瀑下,玉霄台殿五云流。
书成薤叶僧能乞,杖借榔枝客共游。
肯过茅君双白鹤,愿从人代访丹丘。
金涧松杉千瀑下,玉霄台殿五云流。
书成薤叶僧能乞,杖借榔枝客共游。
肯过茅君双白鹤,愿从人代访丹丘。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对远方友人郭次甫探访玄岳(即庐山)的回应与想象。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首联“片帆不住楚江舟,嵾岭西寻最上头”,以“片帆”起兴,暗示友人郭次甫乘舟远行,探寻山水之巅,表达了对友人旅途的关切与敬佩。
颔联“金涧松杉千瀑下,玉霄台殿五云流”,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将金碧辉煌的山涧、挺拔的松杉、千层瀑布与高耸入云的宫殿、飘动的五彩祥云相结合,构成一幅壮丽的自然与人文景观图,展现了玄岳的雄伟与神秘。
颈联“书成薤叶僧能乞,杖借榔枝客共游”,通过描述僧人以薤叶书写、借榔树枝杖与客人共同游览的情景,体现了佛教文化在山林间的传播与融合,以及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尾联“肯过茅君双白鹤,愿从人代访丹丘”,表达了诗人希望友人郭次甫能够像传说中的茅君那样,乘坐双白鹤飞越人间,前往仙界的愿望,既是对友人旅途平安的祝福,也是对超凡脱俗、远离尘嚣生活的理想化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友人的深切关怀,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精神自由与自然和谐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