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日亲朋应大笑,始知书剑是无端
出处:《夜泊毗陵无锡县有寄》
唐 · 罗隐
草虫幽咽树初团,独系孤舟夜已阑。
浊浪势奔吴苑急,疏钟声彻惠山寒。
愁催鬓发凋何易,贫恋家乡别渐难。
他日亲朋应大笑,始知书剑是无端。
浊浪势奔吴苑急,疏钟声彻惠山寒。
愁催鬓发凋何易,贫恋家乡别渐难。
他日亲朋应大笑,始知书剑是无端。
拼音版原文
翻译
草丛中的虫鸣低沉,树木开始结成一团,独自系着小舟,夜晚已经深沉。浑浊的波浪疾驰向吴苑,钟声稀疏而寒冷,穿透了惠山的寂静。
忧虑让头发迅速斑白,贫穷让我更加眷恋家乡,离别变得越来越艰难。
将来亲朋好友们一定会大笑,那时他们才会明白,读书舞剑是多么的徒劳无益。
注释
草虫:指夜晚草丛中的昆虫。幽咽:低声细语,形容虫鸣凄凉。
树初团:树木开始结出果实或落叶堆积的样子。
独系:独自系船。
阑:深,尽。
浊浪:浑浊的江水。
吴苑:古代吴地的园林或区域。
急:快速,猛烈。
疏钟:稀疏的钟声。
惠山:江苏无锡的名山。
愁催:忧虑加速。
鬓发凋:头发因忧愁而迅速变白。
贫恋:贫困中对家乡的深深依恋。
别渐难:离别变得越来越难以忍受。
他日:将来的一天。
亲朋:亲戚朋友。
大笑:嘲笑,这里可能带有讽刺意味。
书剑:读书和舞剑,代指文人追求的功名。
无端:没有结果,徒然。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静谧而又有些许孤寂的夜景。开篇“草虫幽咽树初团,独系孤舟夜已阑”两句,通过草虫的叫声和树木初生的团块,以及夜幕降临时一个人独自停泊的小船,营造出一种静谧且略显凄清的氛围。紧接着“浊浪势奔吴苑急,疏钟声彻惠山寒”两句,则通过对急流和寺庙钟声的描写,增添了一份匆忙与冷清感。
诗人随后转向内心世界,“愁催鬓发凋何易,贫恋家乡别渐难”表达了对时间流逝、青春不再以及对于家乡的留恋之情。这些情感在“他日亲朋应大笑,始知书剑是无端”中得到了释放,诗人通过与朋友相聚时的欢笑,以及对过去书籍和武力追求的反思,表达了对生活的一种超然和豁达。
整首诗语言平实,但情感深沉,通过对夜泊场景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留恋,以及对于人生、时间流逝的深刻体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