浊醪勿虚杯,庭缟醉可藉
层巅月欲上,烱烱木叶罅。
丰姿一发亏,爽气千毫射。
流光不著地,黄抹溪西舍。
翩然释峤飞,云浪鳞鳞化。
常恐螺髻青,失此骊珠挂。
奇观天所吝,老眼得屡借。
不嫌神太清,跣立高梧下。
故人肯留连,一笑偶良夜。
浊醪勿虚杯,庭缟醉可藉。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微风:轻轻的风。郊原:郊外平原。
暮色:傍晚的天色。
清夏:清新的夏季。
层巅:层层山顶。
烱烱:明亮的样子。
木叶罅:树叶缝隙。
丰姿:优美的姿态。
亏:欠缺。
爽气:清爽的气息。
射:穿透。
流光:月光。
黄抹:黄色的斑驳。
溪西舍:溪边的房屋。
翩然:轻盈地。
释峤:越过山岭。
螺髻:青螺状的山峰。
骊珠:比喻美丽的景色。
神太清:神灵过于清冷。
跣立:赤脚站立。
良夜:美好的夜晚。
浊醪:浊酒。
庭缟:洁净的庭院。
藉:凭借,助兴。
翻译
微风轻拂郊野,傍晚带着清新的夏日气息。月亮爬上层层山巅,透过树叶缝隙洒下明亮的光芒。
树木姿态绰约,月光如千毫锐利地穿透。
流动的月光不触及地面,只在溪边屋舍投下黄色的光影。
我飘然而去,如同飞鸟越过山岭,云海翻腾如鱼鳞。
常常担心失去那如青螺髻般的美景,就像明珠挂在空中。
这奇妙的景象是上天吝啬的馈赠,让我得以多次欣赏。
我不怕神灵过于清冷,赤脚站在高大的梧桐树下。
如果老朋友愿意停留,我们就能在这美好的夜晚共享欢笑。
让我们满杯浊酒,庭院的洁白也能助我醉意浓浓。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夏夜赏月图景。"微风净郊原,暮色含清夏"两句,设定了一个清新而宁静的乡间傍晚时分,天气清凉,暮色中带着夏日特有的明朗与温润。
接下来的"层巅月欲上,烱烱木叶罅",则描写了月亮即将升起,树叶间透出的光线细腻而柔和。月亮是赏月诗中的常见意象,这里的描述强调了月亮的温婉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
"丰姿一发亏,爽气千毫射"中,“丰姿”指代月亮的美好形态,而“亏”字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接下来的“爽气千毫射”,则是对夜晚清凉微风的描绘,这种描述增添了一份生动性。
"流光不著地,黄抹溪西舍"写出了月亮的光辉没有直接照在地面,而是在远处溪谷间散布着金色的余晖。这里的“黄抹”形容了月色在山谷中的柔和与温润。
"翩然释峤飞,云浪鳞鳞化"则是对赏月时心境的描写,诗人似乎随着月亮而飞扬,融入到了云层之中,与自然界合为一体。这里的“鳞鳞”形容了云的层次与动态。
下文"常恐螺髻青,失此骊珠挂"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美好时刻的珍惜之情,以及对可能错过这一幕景色的担忧。这里的“螺髻”、“骊珠”都是宝贵事物的比喻。
接下来的"奇观天所吝,老眼得屡借"中,“奇观”指代这难得的美丽月夜,而“老眼”则是诗人自谦之词,表达了他对于这份美景的珍视,以及希望多次领略的愿望。
"不嫌神太清,跣立高梧下"写出了诗人即便是在平凡之处,也能感受到超然物外的心境。这里的“神太清”形容了月色与心境之清澈,而“跣立高梧下”则是对诗人寻找最佳赏月角度的描写。
"故人肯留连,一笑偶良夜"中,“故人”指代旧友或知己,而“留连”则表达了诗人希望与朋友共享这一美好时刻的心意。最后一句“一笑偶良夜”,则是对这份难得美景的欣赏,以及与朋友相聚时那份愉悦心情的总结。
最末尾的"浊醪勿虚杯,庭缟醉可藉"则写出了在赏月之余,与友人一同畅饮,享受清风明月带来的无穷乐趣。这里的“浊醪”形容了美酒,而“庭缟”则是家园中庭院的意象。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美好时刻的珍视,以及与朋友共享这份美景的愉悦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