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此怡神应不老,不须蓬岛细追寻
出处:《宦园吟》
明 · 吴琏
宦园深处万松阴,阵阵风涛响素琴。
上涧流泉鸣下涧,东林啼鸟和西林。
花开红白名谁识,蒲长高低绿自深。
卧此怡神应不老,不须蓬岛细追寻。
上涧流泉鸣下涧,东林啼鸟和西林。
花开红白名谁识,蒲长高低绿自深。
卧此怡神应不老,不须蓬岛细追寻。
鉴赏
这首《宦园吟》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园林景象。诗人吴琏以细腻的笔触,将宦园深处的万松之阴、风涛之声、流水的潺潺、鸟儿的啼鸣、花的红白、蒲的高低,以及置身其中的怡神之感一一展现出来。
首句“宦园深处万松阴”,开篇即点明地点与环境,宦园深处,万松环绕,营造出一种幽静深远的氛围。接着,“阵阵风涛响素琴”一句,巧妙地将自然界的风声与松涛比作素琴之音,不仅形象生动,更赋予了自然景观以艺术化的表现,使读者仿佛能听到那悠扬的琴声,感受到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融。
“上涧流泉鸣下涧,东林啼鸟和西林”两句,通过对比与并列的手法,展现了园中水声与鸟鸣交织的生动画面。上涧的泉水与下涧的回响,东林的啼鸟与西林的和鸣,构成了一曲自然界的交响乐,让读者仿佛置身于这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园林之中。
“花开红白名谁识,蒲长高低绿自深”则转向对花卉与植物的描写。红白相间的花朵虽美,却无人知晓其名,而绿意盎然的蒲草,不论高低,都自有一番深沉的绿意。这一句既是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也暗含了对世事无常、人生不易的感慨。
最后,“卧此怡神应不老,不须蓬岛细追寻”表达了诗人在此处寻求心灵宁静、远离尘嚣的愿望。他认为,在这样的环境中,心灵可以得到真正的放松与滋养,不必再追求那些虚幻的仙境。整首诗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与追求。
综上所述,《宦园吟》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宦园的自然之美,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和谐共生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