衔粟分甘且疗饥,学母由来无不为
出处:《东庵舒老出徐兔图障求诗章末兼戏行叟》
宋 · 李彭
宛陵包虎天下无,徐生之兔画作殊。
眼明忽见此粲者,在笥不独藏于菟。
平冈雄兔脚扑朔,草树深烟纷漠漠。
悬知丹青相拂斫,不怕苍鹰头戴角。
坡陀雌兔眼迷离,拊怜大儿携小儿。
衔粟分甘且疗饥,学母由来无不为。
东庵道人念俱寂,遣予不复嘲热客。
生绡新图聊一出,便觉野风来四壁。
缅怀中有衣褐徒,不牙不角真趺居。
莫令举网拔豪族,汤沐管城还自娱。
黑头归来能自了,岩壑犹堪伴猿鸟。
眼明忽见此粲者,在笥不独藏于菟。
平冈雄兔脚扑朔,草树深烟纷漠漠。
悬知丹青相拂斫,不怕苍鹰头戴角。
坡陀雌兔眼迷离,拊怜大儿携小儿。
衔粟分甘且疗饥,学母由来无不为。
东庵道人念俱寂,遣予不复嘲热客。
生绡新图聊一出,便觉野风来四壁。
缅怀中有衣褐徒,不牙不角真趺居。
莫令举网拔豪族,汤沐管城还自娱。
黑头归来能自了,岩壑犹堪伴猿鸟。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彭对东庵舒老所绘徐兔图障的赞赏与题咏。诗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两幅兔图的不同姿态与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艺术的独特见解。
首先,诗人以“宛陵包虎天下无,徐生之兔画作殊”开篇,将徐兔图与名将包公的威名并提,强调其非凡的艺术价值。接着,通过“眼明忽见此粲者”描绘兔图的生动与光彩,进一步凸显其艺术魅力。
“平冈雄兔脚扑朔,草树深烟纷漠漠”两句,以动态的画面感展现雄兔在广阔草地上的自由奔跑,背景的烟雾则增添了一种神秘与深远的氛围。而“悬知丹青相拂斫,不怕苍鹰头戴角”则表达了对艺术家精湛技艺的赞美,即使面对猎鹰的威胁,也无所畏惧。
随后,诗人转向描述另一幅兔图:“坡陀雌兔眼迷离,拊怜大儿携小儿”,通过眼神的描写,展现出雌兔温柔慈爱的一面,与前一幅图形成鲜明对比。这幅图中的兔子仿佛是家庭的一员,传递出温馨和谐的气息。
“衔粟分甘且疗饥,学母由来无不为”则进一步描绘了兔子的母性本能,以及它们为了子女而努力生存的场景,体现了生命的坚韧与伟大。
最后,“东庵道人念俱寂,遣予不复嘲热客”表明诗人对东庵道人的敬仰,认为其作品能够带来内心的平静,而非世俗的喧嚣。诗人在结尾处表达了对艺术作品的珍视,希望它能远离世俗的干扰,让观者从中获得心灵的慰藉。
整首诗不仅赞美了徐兔图的高超技艺和生动形象,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生命以及艺术的深刻感悟,是一首富有哲理与情感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