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易老风前鬓,万事难侵水样心
出处:《夜寒有作》
宋 · 施枢
可怪轻寒薄短衾,起来搔首傍灯吟。
百年易老风前鬓,万事难侵水样心。
雁叫云天秋渺渺,虫鸣露砌夜沉沉。
朱丝自写无人识,一曲寥寥太古音。
百年易老风前鬓,万事难侵水样心。
雁叫云天秋渺渺,虫鸣露砌夜沉沉。
朱丝自写无人识,一曲寥寥太古音。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可怪:令人感到奇怪。轻寒薄短衾:轻轻的寒意和薄薄的被子。
搔首:抓头。
傍灯吟:在灯下吟唱。
百年易老:岁月匆匆。
风前鬓:风中的白发。
万事难侵:世事难以撼动。
水样心:如水般平静的心。
雁叫云天:大雁在天空中呼唤。
秋渺渺:秋日的天空渺远。
虫鸣露砌:虫鸣在露台。
夜沉沉:夜晚深沉。
朱丝:琴弦。
自写:独自创作。
无人识:无人能懂。
寥寥太古音:孤独而深远的太古之音。
翻译
为何这轻轻的寒意和薄薄的被子让人感到奇怪,我起身在灯下抓头吟唱。岁月匆匆,如风中白发轻易衰老,世事纷扰却难以撼动我如水般平静的心灵。
大雁在秋日的天空中呼唤,声音渺远,虫鸣在寂静的露台上回荡,夜晚深沉。
我用琴弦弹奏出无人能懂的乐章,这是一曲孤独而深远的太古之音。
鉴赏
这首宋代诗人施枢的《夜寒有作》描绘了夜晚寒意袭人的场景。首句“可怪轻寒薄短衾”以轻寒和薄被衬托出诗人对深夜凉意的感受,形象生动。次句“起来搔首傍灯吟”通过动作细节,展现了诗人难以入眠,倚灯吟咏的孤独情态。
“百年易老风前鬓”感慨时光易逝,诗人对着灯光,感叹岁月在风中吹白了双鬓,流露出对人生短暂的忧虑。接下来,“万事难侵水样心”则表达了诗人面对世事纷扰时内心的平静如水,暗示其超脱淡然的态度。
“雁叫云天秋渺渺”描绘了秋天的开阔景象,大雁的叫声与天边的云彩相映,增添了寂寥的氛围。而“虫鸣露砌夜沉沉”则以虫鸣声反衬夜晚的静谧和深沉,进一步强化了诗人的孤寂之感。
最后两句“朱丝自写无人识,一曲寥寥太古音”以琴弦自弹自赏,却无人理解其深意,暗喻诗人的才华或心境难以被人理解,只有那悠扬的琴音如同太古的旋律,独自回荡,透露出一种高雅而孤独的艺术追求。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感慨,展现了诗人面对夜寒时的内心世界,既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又有对自我艺术追求的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