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城春色暮,莫负牡丹期
明 · 谢榛
胜地成高会,云和度曲时。
百花明院落,一鸟下台池。
待月仍呼酒,看山共赋诗。
凤城春色暮,莫负牡丹期。
百花明院落,一鸟下台池。
待月仍呼酒,看山共赋诗。
凤城春色暮,莫负牡丹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在崔太傅北园的高雅聚会,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聚会的氛围与场景。首先,“胜地成高会”,点明了聚会地点的优越与盛会的性质,暗示了参与者身份的尊贵与聚会的不凡。
接着,“云和度曲时”一句,运用了“云和”这一古代乐器名,巧妙地将音乐引入画面,营造出一种悠扬和谐的氛围。同时,“度曲”二字,既指音乐的演奏,也暗含了时光的流逝,增加了诗歌的意境深度。
“百花明院落,一鸟下台池”两句,通过视觉与听觉的结合,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和谐宁静的画面。百花盛开,照亮了庭院,一只小鸟从台上飞下,增添了几分生动与活力。这样的描写,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寓意着聚会的欢乐与和谐。
“待月仍呼酒,看山共赋诗”则进一步展示了聚会中人们的生活情趣与精神追求。他们期待着月亮的升起,一边饮酒,一边赋诗,体现了文人雅士的风范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最后,“凤城春色暮,莫负牡丹期”以“凤城”代指京城,点明了聚会的地点,并以“春色暮”暗示时间的推移,提醒大家珍惜相聚的时光,不要辜负了牡丹花开的美好时节。这句话既是对聚会即将结束的感慨,也是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聚会的高雅与美好,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对友情的珍视,是一首富有生活气息与人文情怀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