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台影落无人处,夜半流莺到碧纱
出处:《咏镜示诸子二首》
明 · 释函是
面目分明不是他,光辉常满隐朝霞。
当台影落无人处,夜半流莺到碧纱。
当台影落无人处,夜半流莺到碧纱。
鉴赏
这首诗以镜为题,巧妙地运用了镜的特性来寓意人生哲理。首句“面目分明不是他”以镜面的清晰映照出事物的原貌,却并非镜本身,暗喻人应当客观看待世间万物,不被表面现象所迷惑。次句“光辉常满隐朝霞”则描绘了镜中光芒与朝霞相映成趣的景象,象征着内在的光明与外在世界的和谐统一。第三句“当台影落无人处”通过镜中影子的出现,强调了孤独与自我反思的重要性,即使在无人关注的时刻,内心的声音也应得到倾听。最后一句“夜半流莺到碧纱”以夜深时分的鸟鸣,比喻心灵深处的觉醒与自由,如同轻盈的流莺飞入宁静的碧纱帐中,象征着精神的解放与内心的平和。
整体而言,此诗借镜喻人,通过对镜中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人性、自我认知以及心灵自由的深刻思考,语言含蓄而富有哲理,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