檐楹日落云气凉,百丈空潭澹寒绿
出处:《题石田山水障》
明 · 陈煇
昔游东山访幽独,谢公西亭傍深曲。
檐楹日落云气凉,百丈空潭澹寒绿。
衡茆列坐若群仙,蒲衾草榻心悠然。
长林落叶散巾袖,绝涧飞泉清素弦。
吟啸于兹足幽赏,野水江云共来往。
雁渚风回钓艇还,鸥沙月上寒潮响。
石田画史何清真,毫素机妙如有神。
丹青放宕竟谁似,岂必辋川贤达人。
檐楹日落云气凉,百丈空潭澹寒绿。
衡茆列坐若群仙,蒲衾草榻心悠然。
长林落叶散巾袖,绝涧飞泉清素弦。
吟啸于兹足幽赏,野水江云共来往。
雁渚风回钓艇还,鸥沙月上寒潮响。
石田画史何清真,毫素机妙如有神。
丹青放宕竟谁似,岂必辋川贤达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次访友东山的幽静之旅,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交融。诗人以“昔游”开篇,引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回忆,随后具体描述了东山访友的场景。谢公西亭的背景,日落云凉的氛围,以及空潭寒绿的景色,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
接着,诗人描绘了与友人列坐的情景,仿佛置身于群仙之中,心境悠然自得。长林落叶、绝涧飞泉等自然景观,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吟啸之声与自然界的声响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动与静、声与色相融合的画面。
最后,诗人提到石田画史的画作,赞美其技艺高超,仿佛能赋予画中之物以生命。丹青放宕的风格,让人联想到王维的辋川之作,但诗人强调这种艺术境界并非仅限于贤达之人,而是普遍存在于自然与艺术之中。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艺术境界的追求,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