怨逐青春归,不知白日午
出处:《题庐墓梦感卷为东平王思学作》
明 · 谢文著
筑室依墓傍,思亲何太苦。
匍匐三年丧,悲哀一抔土。
怨逐青春归,不知白日午。
积念感鬼神,馀芳振前古。
匍匐三年丧,悲哀一抔土。
怨逐青春归,不知白日午。
积念感鬼神,馀芳振前古。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孝子在墓旁筑室,思念亡亲至深的情景。首句“筑室依墓傍”,简练地勾勒出场景,一个孤独的身影在墓旁建屋,与亲人相伴。接着“思亲何太苦”,直抒胸臆,表达了对亡亲的深切怀念和内心的痛苦。
“匍匐三年丧,悲哀一抔土”两句,进一步展现了孝子的哀痛之情。他以匍匐之姿,度过三年的丧期,每一寸土地都承载着对亡亲的哀思。这里不仅体现了孝道的深厚,也蕴含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怨逐青春归,不知白日午”则将情感推向更深层次。随着青春的流逝,岁月无情地带走了一切,孝子却仍在原地徘徊,不知时光已至正午,仿佛时间在他心中停滞,无法前进。这种对比,既是对时间无情的感慨,也是对内心情感难以释怀的写照。
最后,“积念感鬼神,馀芳振前古”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孝子情感的共鸣和敬意。孝子的思念之情,感动了天地间的鬼神,其精神如同余香,穿越时空,激励着后人。这不仅是对孝子个人情感的赞美,也是对传统美德的颂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孝子对亡亲的深切怀念和对传统孝道的坚守,同时也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高尚情操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