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绝空园草,沉冥满几尘
出处:《和天竺慈云大师》
宋 · 林逋
林表飞来色,犹怜久卜邻。
沿洄一水路,梦想五天人。
谢绝空园草,沉冥满几尘。
暮云如有得,宁谢寄声频。
沿洄一水路,梦想五天人。
谢绝空园草,沉冥满几尘。
暮云如有得,宁谢寄声频。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林表:树林的表面。犹怜:仍然怀念。
久卜邻:长久以来的邻居。
沿洄:沿着弯曲的水流。
五天人:想象中的远方人。
谢绝:拒绝。
空园草:空荡荡的花园里的草。
沉冥:堆积、满是。
几尘:几案上的灰尘。
暮云:傍晚的云彩。
如有得:如果能够传达。
宁:宁愿。
寄声频:频繁地传递信息。
翻译
树林上空飘来的色彩,依然让我怀念长久以来的邻居。沿着河流蜿蜒的小路,心中幻想着远方的五天人。
我谢绝了空旷花园的杂草,书桌上积满了灰尘。
傍晚的云彩如果能传达心意,我宁愿频繁地寄托问候。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逋的作品《和天竺慈云大师》,主要描绘了诗人与僧人慈云大师的交往以及对禅意生活的感悟。首句“林表飞来色”以自然景象起笔,暗示禅意的超然与静谧;“犹怜久卜邻”表达了诗人对大师长久以来的亲近与敬仰。接下来,“沿洄一水路”描绘了僧人的生活环境,暗示了修行者的简朴与心境的宁静。“梦想五天人”则表达了诗人对佛教世界的向往和内心的禅修理想。
“谢绝空园草,沉冥满几尘”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对禅寂生活的理解和追求,通过“空园草”和“沉冥满几尘”的细节,展现了僧人生活的清寂与内心的清净。最后一句“暮云如有得,宁谢寄声频”,诗人以暮云自比,表达出即使身处世俗,也希望能常常得到大师的教诲和精神慰藉,体现出诗人对佛法的虔诚和对大师的深深依赖。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体现了林逋诗歌中常见的淡泊超然和禅意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