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悬华顶梦,应寄沃洲书
出处:《赠惠律大师》
唐 · 刘昭禹
秋是忆山日,禅窗露洒馀。
几悬华顶梦,应寄沃洲书。
风月资吟笔,杉篁笼静居。
满城谁不重,见著紫衣初。
几悬华顶梦,应寄沃洲书。
风月资吟笔,杉篁笼静居。
满城谁不重,见著紫衣初。
拼音版原文
翻译
秋天是怀念山的日子,禅房的窗户上洒满了露水。在梦中我仿佛挂在了华顶峰,期待着寄去沃洲的书信。
清风明月激发了我的诗情,静谧的杉竹环绕着我的居所。
全城的人谁不看重这景象,初次见到身披紫色僧袍的僧人。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昭禹的作品,名为《赠惠律大师》。诗中表现了诗人对佛学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自然景物的情感寄托。
“秋是忆山日,禅窗露洒馀。” 这两句描绘出诗人在秋天思念深山,通过禅房的窗户看出去,是那细微的露珠散落,一种清净脱俗的意境。"几悬华顶梦"则表现了诗人心中的理想与追求,如同悬挂在华丽的峰巅上的梦想。
“应寄沃洲书。” 这一句表达了诗人想要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通过信件的方式传递给远方的朋友或师长。"风月资吟笔,杉篁笼静居。" 描述了诗人在自然界中寻找灵感,以风月为伴,借助笔墨来表达内心的情感,同时也描绘出一种隐居的生活状态。
“满城谁不重,见著紫衣初。” 最后两句则是在提醒自己,即使是繁华的都市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和重量,不应被世俗的观念所束缚。"见著紫衣初"可能隐喻着对高洁、超脱世俗生活的一种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以及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精神寄托和个人理想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