蹈碎薜萝方丈外,啸歌莫讶鬓毛催
出处:《九日登龟峰用杜工部韵二首》
明 · 李延大
浮屠江面郁崔嵬,九日年年陟此台。
宦思更于秋后减,病怀偏向酒中开。
卷舒云岫无心出,断续蝉声随意来。
蹈碎薜萝方丈外,啸歌莫讶鬓毛催。
宦思更于秋后减,病怀偏向酒中开。
卷舒云岫无心出,断续蝉声随意来。
蹈碎薜萝方丈外,啸歌莫讶鬓毛催。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高望远的情景与内心感受。首联“浮屠江面郁崔嵬,九日年年陟此台”以“浮屠”(佛塔)起兴,借以江面的佛塔高耸入云,象征着诗人对高处的向往和追求,每年的重阳节都会在此登高,表达了诗人对传统节日的重视和对自然美景的喜爱。
颔联“宦思更于秋后减,病怀偏向酒中开”则转入对个人情感的抒发。在秋天这个收获的季节,官场的思虑似乎有所减轻;而身体的不适,在饮酒时反而得到了缓解。这里通过对比,表现了诗人对官场压力的厌倦和对生活乐趣的追求。
颈联“卷舒云岫无心出,断续蝉声随意来”运用自然景象来寄托情感。云雾的聚散无心,蝉鸣的断续随意,都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脱,仿佛外界的一切变化都与他无关,他能以一种超然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起伏。
尾联“蹈碎薜萝方丈外,啸歌莫讶鬓毛催”进一步展现诗人的洒脱与豁达。在广阔的天地间,踏破了薜荔与藤萝,放声歌唱,不因岁月催人老而感到惊讶或忧愁。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时间流逝的淡然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个人情感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生哲学,体现了明代文人对自然美的追求以及对官场束缚的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