愧我白头方倚席,敢将巴曲和仙韶
扶老未须苍玉杖,行春聊过赤阑桥。
挥毫风雨倾三峡,听履星辰接九霄。
愧我白头方倚席,敢将巴曲和仙韶。
鉴赏
这首诗由元代诗人黄溍所作,名为《次韵苏侍郎平村暮归》。诗中描绘了一位官员在傍晚时分从官署返回家中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其闲适与自在的生活状态。
首联“中台多暇独仪曹,退食归来路不遥”点明了人物的身份和日常生活的节奏。中台,古代官署名,此处指官署;仪曹,官署名,负责礼仪事务。诗人以“多暇”二字,形象地描绘出这位官员工作之余的闲适时光。退食,即下班回家,这里用以形容官员结束一天的工作后,轻松愉悦地返回家中。路不遥,强调了从官署到家的距离不远,体现了生活便捷的一面。
颔联“扶老未须苍玉杖,行春聊过赤阑桥”进一步描绘了人物的日常生活场景。扶老,意为照顾老人,体现了对家庭责任的承担。苍玉杖,古代老人常用的拐杖,这里用以象征年长者。诗人通过这一细节,表达了对老人的关爱与尊重。行春,春季外出游玩或踏青,这里借以形容官员在闲暇时享受自然的乐趣。赤阑桥,可能是指一座红色的桥梁,增添了画面的色彩感,也暗示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颈联“挥毫风雨倾三峡,听履星辰接九霄”则转入对人物才华与志向的描绘。挥毫,指书写或绘画,倾三峡,形容文思如江水滔滔不绝,才华横溢。听履,形容脚步声,这里借以表达对官员行走时优雅姿态的赞美。星辰接九霄,象征着高远的追求与理想,暗示了诗人不仅在物质生活上追求舒适,更在精神层面有着崇高的追求。
尾联“愧我白头方倚席,敢将巴曲和仙韶”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年岁已高,却仍在官场忙碌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对年轻官员的敬佩之情。白头方倚席,意为自己虽已年迈,但仍在官位上任职。巴曲,可能是指地方音乐,仙韶,则是神仙之乐,这里用以比喻高雅的艺术或美好的事物。诗人通过对比自己与年轻官员的状态,既表达了对青春活力的欣赏,也流露出一丝自谦与对未来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一位官员日常生活的描绘,展现了其闲适自在、才华横溢、对家庭负责以及对美好事物追求的精神面貌,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理想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