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相持书献天子,宠召除官列中秘
出处:《题严氏光远堂》
明 · 杨士奇
朴山先生天下士,明经著书遗来世。
宰相持书献天子,宠召除官列中秘。
结缨彯组青琐闱,萧散终怀荷芰衣。
明日上书乞身去,万里碧霄鸿鹄飞。
窈窕烟霞护丘壑,共羡知几返真乐。
园田旧绕柴桑居,山水清于富春郭。
又百馀岁传曾孙,束帛徵起官桥门。
峨冠正席讲周孔,诜诜俊彦罗玙璠。
两贤出处各有道,前后声华相映好。
光远堂中春不穷,乔木风烟拂晴昊。
插架牙签万卷存,焚香扫径无尘喧。
阶前暖翠看慈竹,岁岁年年蕃子孙。
宰相持书献天子,宠召除官列中秘。
结缨彯组青琐闱,萧散终怀荷芰衣。
明日上书乞身去,万里碧霄鸿鹄飞。
窈窕烟霞护丘壑,共羡知几返真乐。
园田旧绕柴桑居,山水清于富春郭。
又百馀岁传曾孙,束帛徵起官桥门。
峨冠正席讲周孔,诜诜俊彦罗玙璠。
两贤出处各有道,前后声华相映好。
光远堂中春不穷,乔木风烟拂晴昊。
插架牙签万卷存,焚香扫径无尘喧。
阶前暖翠看慈竹,岁岁年年蕃子孙。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名为朴山的学者,以其深厚的学问和著作影响后世。他受到宰相的推荐,被天子召见并授予高官,但最终选择归隐,留下一片碧空任鸿鹄自由飞翔。他的生活充满了自然的宁静与内心的淡泊,与烟霞相伴,享受着返璞归真的乐趣。
朴山虽远离尘嚣,却并未完全脱离社会,他的家族延续了数百年,子孙繁盛。在曾孙辈中,依然有人继承了他的事业,成为学识渊博的官员,他们遵循周公与孔子的教诲,培养出众多才华横溢的弟子。这两位贤者的人生轨迹虽不同,但他们的名声与成就相互辉映,令人赞叹。
光远堂内四季如春,绿树环绕,清风徐来,仿佛与天空相连。书架上排列着成千上万卷珍贵的书籍,主人焚香扫地,保持环境的清净与整洁。门前的慈竹生机勃勃,象征着家族的繁荣昌盛,年复一年,生生不息。
这首诗通过描绘朴山及其家族的生活场景,展现了他们追求知识、崇尚自然、重视教育的价值观,以及家族传承的美好愿景。同时,也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