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昔闻倡女别,荡子无归期全文

昔闻倡女别,荡子无归期

出处:《伤美人诗
南北朝 · 萧纲
昔闻倡女别,荡子无归期
今似陈王叹,流风难重思。
翠带留馀结,苔阶没故基。
图形更非是,梦见反成疑。
熏炉含好气,庭树吐华滋。
香烧日有歇,花落无还时。

鉴赏

这首诗《伤美人诗》由南北朝时期的文人萧纲所作,通过对昔日与美人的离别场景的追忆,以及对美好时光逝去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细腻的笔触。

首句“昔闻倡女别,荡子无归期”,开篇即以“倡女”与“荡子”的离别为引子,暗示了情感的复杂与无奈。“倡女”多指歌妓,而“荡子”则可能是指游子或浪子,两者之间的离别,预示着爱情的不圆满与未来的不确定性。

接着,“今似陈王叹,流风难重思”,将当前的感伤与历史上的哀叹相联系,通过“陈王”(即南朝宋的陈霸先)的典故,表达了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无法重现的遗憾。这里的“流风”既可理解为自然界的风,也可象征过往的美好时光,其难以重思,反映了时间的无情与记忆的脆弱。

“翠带留馀结,苔阶没故基”,这两句描绘了环境的变迁,翠带(可能指的是装饰品或衣物)上残留的结扣,象征着曾经美好的事物已不再完整;苔藓覆盖的台阶,隐喻着旧日的痕迹被岁月侵蚀,失去原有的面貌。这些细节描写,进一步强化了物是人非、时光流逝的主题。

“图形更非是,梦见反成疑”,这两句表达了对现实与梦境之间界限模糊的感慨。在现实中,美好的事物已经不存在,而在梦中,却可能产生疑问,是否这一切都是真实的回忆还是虚构的幻象。这种矛盾的心理状态,反映了诗人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深切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接受。

“熏炉含好气,庭树吐华滋”,这两句描绘了环境中的美好景象,熏炉散发出的香气,庭树绽放出的花朵,虽是眼前之景,但与前文的哀愁形成对比,也暗示着即使在悲伤中,生活依然有其美好与希望的一面。

“香烧日有歇,花落无还时”,最后两句总结了整首诗的情感基调,香炉中的香料终会燃尽,花朵也会凋零,寓意着一切美好事物都有其生命周期,无法永恒存在。这不仅是对自然规律的感慨,也是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深刻反思。

综上所述,《伤美人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深深怀念与对现实无奈的感慨,同时也蕴含了对生命短暂和自然规律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