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得綀囊连夜喜,儿童也学裹衣裾
出处:《囊萤 其一》
宋 · 薛嵎
山中不羡青藜贵,清梦何曾到石渠。
裁得綀囊连夜喜,儿童也学裹衣裾。
裁得綀囊连夜喜,儿童也学裹衣裾。
鉴赏
这首诗名为《囊萤(其一)》,作者是宋代诗人薛嵎。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于山居生活的满足与自得。"山中不羡青藜贵"一句,青藜指古代学宫中的照明工具,诗人表示自己身处山野,并不羡慕那些世俗的荣华富贵。"清梦何曾到石渠"则暗示了诗人过着远离尘嚣的生活,连梦境都未曾涉足官场的繁华。
"裁得綀囊连夜喜",诗人对能拥有一个綀(细薄的丝绸)制成的书囊感到欣喜,这书囊或许象征着知识的积累和精神的富足。"儿童也学裹衣裾"则描绘出孩子们模仿大人的行为,对读书学习充满好奇和向往的场景,展现了家庭教育和文化传承的温馨画面。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朴素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简朴生活和教育后代的重视,流露出淡泊名利、崇尚学问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