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筒分引注满池,池前一片波光渌
出处:《千尺雪》
清 · 阮葵生
入门千竿万竿竹,森森萧萧戛寒玉。
下有清流澄以深,坐令六月忘炎熇。
粉兰一带绕溪边,翠草千丛绣山足。
亭台四面无正向,高下总随山势曲。
鸣泉万派落峰顶,波波折折漾文縠。
接筒分引注满池,池前一片波光渌。
我过曲径走禅房,拄杖山头穷远目。
凉风飕飕吹我衫,秋林万树如新沐。
遥闻天际落涛声,虬松万丈攒苍绿。
有时天香云外飘,悠悠鼻观接芳馥。
胜地岂独奔湍奇,移步皆堪作画读。
溪山信美非吾乡,登临那得蘧庐宿。
徒令游兴成句留,何日一茅来卜筑。
下有清流澄以深,坐令六月忘炎熇。
粉兰一带绕溪边,翠草千丛绣山足。
亭台四面无正向,高下总随山势曲。
鸣泉万派落峰顶,波波折折漾文縠。
接筒分引注满池,池前一片波光渌。
我过曲径走禅房,拄杖山头穷远目。
凉风飕飕吹我衫,秋林万树如新沐。
遥闻天际落涛声,虬松万丈攒苍绿。
有时天香云外飘,悠悠鼻观接芳馥。
胜地岂独奔湍奇,移步皆堪作画读。
溪山信美非吾乡,登临那得蘧庐宿。
徒令游兴成句留,何日一茅来卜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清幽的竹林景观,诗人阮葵生笔下的"入门千竿万竿竹",展现了竹林的繁茂与生机。"森森萧萧戛寒玉"则通过竹叶的声音,传达出清凉之意。接下来,他描述了清澈的溪流、兰花环绕、翠草满山的美景,以及亭台依山而建的巧妙布局。
诗人漫步其中,感受到凉风吹过,秋意盎然,远处传来涛声,松树苍翠挺拔。他还提到了天香飘逸和自然景色之美,认为此地不仅风景奇特,更是绘画的好素材。然而,尽管景色优美,诗人却感叹这不是自己的故乡,无法在此久留,只是将游兴化为诗句,期待有一天能在此地筑屋安居。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山水画卷,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