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望家乘远,皇猷国史该
出处:《挽鹅湖阁老》
明 · 符锡
辅德人惟旧,徵书帝自裁。
紫霄终日待,黄阁应时开。
讵拟中台折,俄惊国柱摧。
大川方据楫,商鼎适调梅。
长逝民安仰,重光业未恢。
位隆兼恤典,名重盖伦魁。
圣眷应无替,仙游竟不回。
典刑斯巳矣,芳誉实悠哉。
旌望家乘远,皇猷国史该。
三朝遗泽在,穹碣贲泉台。
紫霄终日待,黄阁应时开。
讵拟中台折,俄惊国柱摧。
大川方据楫,商鼎适调梅。
长逝民安仰,重光业未恢。
位隆兼恤典,名重盖伦魁。
圣眷应无替,仙游竟不回。
典刑斯巳矣,芳誉实悠哉。
旌望家乘远,皇猷国史该。
三朝遗泽在,穹碣贲泉台。
鉴赏
此诗为明代符锡所作《挽鹅湖阁老》,以哀悼故去的阁老,表达了对阁老德高望重、功勋卓著的深切缅怀与敬仰。
首联“辅德人惟旧,徵书帝自裁”,开篇即点出阁老在朝中的重要地位和皇帝对其的信任,阁老是忠诚的辅臣,其辞世由皇帝亲自决定,彰显了阁老的崇高地位。
颔联“紫霄终日待,黄阁应时开”,描绘了阁老在紫霄宫等待召见的日常,以及黄阁(宰相办公处)随时为他开放的场景,表现了阁老的勤勉与皇帝对其工作的高度认可。
颈联“讵拟中台折,俄惊国柱摧”,转折之处,表达对阁老突然离世的震惊与惋惜,将阁老比作国家的支柱,其陨落如同国柱断裂,令人痛心。
尾联“长逝民安仰,重光业未恢”,指出阁老的离去使民众失去了仰望的对象,国家的光明事业未能因此恢复,表达了对阁老离世后国家损失的深刻反思。
接下来的几联“位隆兼恤典,名重盖伦魁”、“圣眷应无替,仙游竟不回”、“典刑斯巳矣,芳誉实悠哉”、“旌望家乘远,皇猷国史该”、“三朝遗泽在,穹碣贲泉台”,进一步赞颂了阁老的崇高地位、深远影响及其在历史上的贡献,同时表达了对其逝世的哀悼之情,以及对其精神遗产的传承与纪念。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深情地表达了对阁老的崇敬与怀念,通过生动的比喻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阁老在政治、道德、历史等多个层面的卓越成就,以及其离世对国家和人民的巨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