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池月胜嵩阳月,人在玉清眠不眠
出处:《和嵩阳客月夜忆上清人》
唐 · 徐凝
独夜嵩阳忆上仙,月明三十六峰前。
瑶池月胜嵩阳月,人在玉清眠不眠。
瑶池月胜嵩阳月,人在玉清眠不眠。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独夜:深夜。嵩阳:地名,指嵩山。
忆:怀念。
上仙:仙人。
月明:明亮的月光。
三十六峰:嵩山的主峰群。
瑶池:神话中的仙池,象征仙境。
胜:超过。
玉清:道教指天宫或仙境。
眠:睡眠。
翻译
独自在深夜怀念嵩阳的仙人,明亮的月光照耀着三十六峰之前。瑶池的月光比嵩阳还要皎洁,而人在玉清仙境中是否能安然入眠呢。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场宁静而神秘的夜晚景象。"独夜嵩阳忆上仙"一句,设定了一个孤独而又充满思念的夜晚,诗人在嵩山之中回忆着那些已逝去的仙境和仙人们。"月明三十六峰前"则描写了那皎洁的月光照亮了嵩山三十六峰,让人仿佛能触及到那超凡脱俗的境界。
接着,"瑶池月胜嵩阳月"一句中,诗人提到了传说中的仙境瑶池,其月色之美更是超越了现世嵩阳的月亮。这不仅是在比较两者的景致,更是在表达对那仙界的向往和赞美。
最后,"人在玉清眠不眠"一句,则透露出诗人虽然身处人间,但心灵却飘渺于那清净无为的境地,无法入睡。这里的"玉清"指的是道教中的仙界,是一种清静无为、纯洁至上的存在状态。诗人的不眠,不是因为失去了安宁,而是因为他的精神世界已经超脱了物质的束缚,他在追求那种更高层次的精神满足。
这首诗通过对比现实与仙境,表达了诗人对于超凡脱俗生活的无限向往和深深赞美。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清净与孤独,以及他对美好事物的敏锐感受和深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