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簿朝衣如败荷,高怀千尺上松萝
出处:《次韵奉答存道主簿》
宋 · 黄庭坚
主簿朝衣如败荷,高怀千尺上松萝。
旅人争席方归去,秋水黏天不自多。
学到会时忘粲可,诗留别后见羊何。
向来四海习凿齿,今日期君不啻过。
旅人争席方归去,秋水黏天不自多。
学到会时忘粲可,诗留别后见羊何。
向来四海习凿齿,今日期君不啻过。
拼音版原文
注释
主簿:古代官职名,类似书记官。败荷:凋零的荷花,形容衣衫破旧。
高怀:高尚的情操。
上松萝:比喻人的高尚品格像松树上的藤蔓。
旅人:在外旅行的人。
秋水黏天:秋天水面与天空相接,形容视野开阔。
自多:自视甚高,觉得自己了不起。
忘粲可:忘记了自己的才华。
见羊何:见到羊,想起友人,表达对友情的怀念。
四海习凿齿:以四海闻名的学者凿齿为榜样。
不啻过:不止超过,表示非常难得。
翻译
主簿官职的人衣裳破旧如凋零的荷花,他的高尚情操如同攀附在高山松树上的藤萝。在外游子正要离开,秋天的水面与天空相接,他并未感到自己的渺小。
学有所成时反而忘记了自己的才华,写诗赠别后才意识到失去与朋友的交流是多么遗憾。
我一直以四海闻名的学者凿齿为榜样,今天能与你相见,对我来说意义非凡。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所作的《次韵奉答存道主簿》。诗中,黄庭坚以主簿的形象起笔,形容其清雅如同凋零的荷花,但胸怀高洁,犹如攀登千尺松萝。接下来,他通过"旅人争席方归去",暗示友人即将离开,而秋水连天的景象则寓言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意和对离别的感慨。
"学到会时忘粲可"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学问的追求,认为在深入学习时,连自我都可能忘却,达到忘我之境。"诗留别后见羊何"则是说,即使分别后,通过诗歌也能传达彼此的情感,留下美好的回忆。
最后两句"向来四海习凿齿,今日期君不啻过",既是对友人学识渊博的赞美,也表达了对今日相聚的珍视,认为与友人相见,仿佛超越了寻常的交往,显得格外珍贵。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含蓄,既描绘了主簿的品格,又表达了对友情的深厚,体现了黄庭坚诗歌的深沉和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