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魁久屈再徵用,识与不识皆欢颜
出处:《送庸斋赴召》
宋 · 高斯得
宗臣一去今三年,玉堂诏许还坡仙。
党魁久屈再徵用,识与不识皆欢颜。
先生出处固有道,诸公进说徒啾喧。
或云时事正孔棘,百万生灵皆倒悬。
公卿唯阿固权位,阉戚盘互拿金钱。
三垂蹙蹙迫军垒,万口嗷嗷愁实田。
南交黠寇谋斡腹,东海逆雏方聚船。
奈何揖逊救焚溺,同姓体国宁其然。
或云大老世模楷,晚节要同金石坚。
不闻鸣犊反潜圣,况复白驹遗众贤。
济川必待烝徒楫,倾否亦资茅茹连。
试看醉翁门下士,当今谁者居清联。
角巾支杖亟还里,览辉翔集毋轻前。
我当静虑为折衷,咄此二议何其偏。
卦爻时义各有当,圣贤出处无非天。
五真应二泰可致,四不求初屯岂亨。
要知君相诚与否,卓识谅已穷几先。
苟能举国听夫子,虽不俟驾何尤焉。
严风吹衣落闽土,幸与盟主相周旋。
酒边抵掌谈世事,爱君忧国固拳拳。
鸿飞遵渚望不及,中夜起坐徒烦煎。
心乎爱矣思有助,斐然狂简成兹篇。
党魁久屈再徵用,识与不识皆欢颜。
先生出处固有道,诸公进说徒啾喧。
或云时事正孔棘,百万生灵皆倒悬。
公卿唯阿固权位,阉戚盘互拿金钱。
三垂蹙蹙迫军垒,万口嗷嗷愁实田。
南交黠寇谋斡腹,东海逆雏方聚船。
奈何揖逊救焚溺,同姓体国宁其然。
或云大老世模楷,晚节要同金石坚。
不闻鸣犊反潜圣,况复白驹遗众贤。
济川必待烝徒楫,倾否亦资茅茹连。
试看醉翁门下士,当今谁者居清联。
角巾支杖亟还里,览辉翔集毋轻前。
我当静虑为折衷,咄此二议何其偏。
卦爻时义各有当,圣贤出处无非天。
五真应二泰可致,四不求初屯岂亨。
要知君相诚与否,卓识谅已穷几先。
苟能举国听夫子,虽不俟驾何尤焉。
严风吹衣落闽土,幸与盟主相周旋。
酒边抵掌谈世事,爱君忧国固拳拳。
鸿飞遵渚望不及,中夜起坐徒烦煎。
心乎爱矣思有助,斐然狂简成兹篇。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宗臣:指宗臣,诗人所提到的人物。玉堂:古代官署名,此处指朝廷。
坡仙:指苏轼,以其文采飞扬如仙人著称。
党魁:政党领袖。
蹙蹙:形容形势紧迫。
斡腹:篡夺政权。
济川:比喻治理国家。
醉翁:指欧阳修,以其在滁州醉翁亭的诗文闻名。
角巾:古代隐士的头巾,表示归隐之意。
抵掌:击掌交谈,表示亲密无间。
鸿飞:比喻人才的流动。
烦煎:焦虑不安。
翻译
宗臣离开至今已三年,玉堂恩准他回归如坡仙。党魁长久受屈后再次启用,无论相识与否都面带笑容。
先生出仕入仕自有其道,众人进言却多嘈杂纷乱。
有人说时局艰难如急火,百万生灵生活困苦如倒悬。
官僚只顾保全权位,宦官外戚互相勾结敛财。
边境紧张军队逼近,百姓哀号田地荒芜。
南疆狡猾敌人图谋篡位,东海叛逆正在集结船只。
为何拱手让位无法拯救危难,同姓诸侯治理国家怎能如此。
有人称他是世上的楷模,晚年节操要像金石般坚定。
未闻鸣犊之贤能反被埋没,更不用说白驹之才被众人遗漏。
渡河需众人划桨,革新困境需团结一致。
看看醉翁门下的弟子,当今谁能成为清流中的佼佼者。
先生急欲归乡,希望你们不要轻易离开。
我将静心思考,这两派意见太过偏颇。
卦象与时势相符各有道理,圣贤出仕入仕皆由天定。
五德对应天地人和,二泰象征顺利,初屯则需谨慎。
要判断君相是否真诚,卓越见识早已洞察先机。
若能全国听从先生,即使无需等待也无遗憾。
严风拂过衣裳落在福建,有幸与盟主共度时艰。
饮酒畅谈世间之事,你对国家的热爱和忧虑深沉。
鸿雁飞过湖边,我只能远望而不可及,夜深人静倍感煎熬。
心中满是对你的爱和期待,于是写下这篇狂放之作。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高斯得所作的《送庸斋赴召》,表达了对宗臣被重新任用的欣喜,以及对当时政治形势的忧虑和对庸斋的期许。诗中提到宗臣的出仕与隐退都有其道义原则,批评了公卿们的阿谀权位和阉戚的贪腐行为,同时指出国家面临内外危机。诗人希望庸斋能如醉翁一般,以公正无私的态度辅佐朝廷,挽救危局。他还强调圣贤的出处皆由天定,国家需要贤才来渡过难关。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庸斋的深深敬意和期待,以及自己静观时变的决心,认为只要国家能听取贤者的建议,就不必急于求成。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诗人对时政的洞察和对友人的深情厚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