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裔散诸华,庆泽钟左蜀
商朝有仁人,为奴耻荣禄。
九畴传帝秘,八教清濊俗。
苗裔散诸华,庆泽钟左蜀。
峥嵘多望人,冠冕称盛族。
九畴传帝秘,八教清濊俗。
苗裔散诸华,庆泽钟左蜀。
峥嵘多望人,冠冕称盛族。
注释
仁人:指品德高尚、仁慈的人。耻荣禄:以做低贱之事为耻,重视清廉的官禄。
九畴:古代的九类重要典章制度。
八教:指教育或教化的八种方法。
苗裔:子孙后代。
华:指中原地区,华夏文明的核心地带。
左蜀:古代中国的一个地区,位于现在的四川一带。
峥嵘:形容人有威势或才智出众。
望人:受人尊敬或期待的人物。
冠冕:比喻显赫的地位或家族荣耀。
翻译
在商朝时期,有一位仁德之人,以做奴隶为耻,只求清廉的俸禄。他传承着九种重要的典章,用八种教化净化风俗。
他的后代散布到华夏各地,福泽尤其集中在左蜀之地。
他威望显著,众多期待的目光聚焦,家族荣耀冠绝一时。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理想化的商朝景象,充满了对古代圣明君主和贤能臣子的赞美。首句“商朝有仁人,为奴耻荣禄”表达了一种对旧时贵族不以奴仆为耻、而重视品行高尚的赞赏。紧接着,“九畴传帝秘,八教清濊俗”则是说到古代君主通过九个方面的教育来传承其神圣秘密,而这位君主还能够洁净百姓的风俗。
“苗裔散诸华,庆泽钟左蜀”一句,通过对后世子孙繁衍、如同花朵绽放的美好描写,以及庆祝恩泽长存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于家族繁荣和文化传承的美好愿景。
“峥嵘多望人,冠冕称盛族”则是对那些山陵起伏、层次分明的建筑群落中居住着许多值得怀念的人物,以及他们尊贵的帽子和服饰,显示出一个家族或民族的兴旺发达。
整首诗通过对古代美好传统的追忆和赞颂,表达了诗人对于家族荣耀、文化遗产以及社会风俗的高度重视。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深远的联想,展现了一种超越时空的理想状态,使读者仿佛能感受到那种古朴而庄严的历史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