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摄山栖霞寺
僧绍昔舍宅,总持尝作碑。
高风一缅邈,废宇亦陵迟。
清泉漱白石,霏雾蒙紫芝。
松萝日萧寂,猿鸟自追随。
游人鲜或诣,隐者谁与期。
支郎笃清尚,千里孤云飞。
览古玩青简,寻幽穷翠微。
顾予荷戟守,出宿简书违。
凭师访陈迹,剩作摄山诗。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灵草:神奇的草药。东北维:东北方向。
僧绍:古人名。
总持:佛教寺庙名。
缅邈:遥远而渺茫。
陵迟:衰败。
漱:清洗。
翠微:青山。
荷戟:肩负武器,象征职责。
简书:简牍文书。
翻译
仙峰中生长着许多神奇的草药,它们位于东北方向。从前有个叫僧绍的人曾在这里建屋,总持寺的碑文也曾记载此事。
高尚的风范已经远去,废弃的庙宇显得衰败。
清澈的泉水洗涤着白色的石头,朦胧的雾气笼罩着紫色的灵芝。
松树和藤萝日益寂静,只有猿鸟相伴左右。
游人很少来此,隐士又与谁相约在此地呢。
支郎坚守清高,像孤云般飘过千里。
我欣赏古代的事物,探索幽深的绿色山峦。
遗憾的是,我肩负职责,不能常离简书外出游历。
请老师帮我探访这些遗迹,我会借此写成摄山的诗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仙境般的自然风光和古寺遗迹,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与历史之沉淀的深深赞叹。开篇“仙峰多灵草,近在东北维”即设置了一种神秘而又亲切的意境,仙峰上生长着许多传说中的灵草,而这仙峰就在不远的东北方向。紧接着,“僧绍昔舍宅,总持尝作碑”则是对历史的一种回忆和缅怀,一个叫做僧绍的和尚曾在这里建造过住宅,并留下了刻有诗文的石碑。
“高风一缅邈,废宇亦陵迟”中,“高风”给人以清逸脱俗之感,而“废宇”则是时间流逝后的遗迹,显得荒凉而又神秘。接下来的“清泉漱白石,霏雾蒙紫芝”描写了山中的泉水和奇特的植物景观,水质清澈,能够洗涤出白色的石头,而那霏霏的雾气中似乎藏着传说中的灵药紫芝。
“松萝日萧寂,猿鸟自追随”则是对山中静谧氛围的一种描绘,那里的松林在每一个日落时分都显得格外的寂静,而猿鸟仿佛也能感受到这种宁静,自在地跟随着诗人的脚步。然而,这样的美景并非每个人都能领略,“游人鲜或诣,隐者谁与期”表明只有少数懂得欣赏的人才会来到这里,而那些隐居的修士又是怎样的一种期待呢?
“支郎笃清尚,千里孤云飞”中的“支郎”可能指的是诗人自己,他对于那高洁脱俗的生活态度持有一种坚守。而“千里孤云飞”则给人以一种超然物外、自由自在的感觉。紧接着,“览古玩青简,寻幽穷翠微”中,诗人似乎在寻觅那些古老的典籍和遗迹,同时也在追寻那些隐秘而又美丽的事物。
“顾予荷戟守,出宿简书违”则是对时间的一种反思,诗人似乎在回望自己的过去,而那“出宿简书”可能是在表达一种写作的行为,是对自己生活和心路的一种记录。最后,“凭师访陈迹,剩作摄山诗”中,“凭师”可能是指依靠一位导师或前辈的指导,而“访陈迹”则是探寻历史的遗迹。而整首诗以“剩作摄山诗”作为结束,是对这次游历经历的一种总结,也是对自己心中的那份情感和体验的一种留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