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生征袖厌风埃,又向关门把酒杯
出处:《梦题驿壁》
宋 · 陆游
半生征袖厌风埃,又向关门把酒杯。
车辙自随芳草远,岁华无奈夕阳催。
驿前历历堠双只,陌上悠悠人去来。
不为途穷身易老,百年回首总堪哀。
车辙自随芳草远,岁华无奈夕阳催。
驿前历历堠双只,陌上悠悠人去来。
不为途穷身易老,百年回首总堪哀。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半生:一生中的一半。征袖:远行时穿的衣袖。
风埃:风尘。
关门:城门。
把酒杯:饮酒。
车辙:车轮痕迹。
芳草:青草。
岁华:岁月。
夕阳:傍晚的太阳。
催:催促。
驿前:驿站前面。
堠双只:两个路标。
陌上:田野小路。
悠悠:形容人来人往不断。
去来:离去和到来。
途穷:路途尽头。
身易老:身体容易衰老。
百年:一生。
回首:回顾。
总堪哀:总是令人感到悲哀。
翻译
半生漂泊已厌倦尘土,再次面对关门举杯共饮。车轮印迹随着芳草延伸,时光无情地被夕阳催促着流逝。
驿站前清晰可见两个路标,田野小路上行人络绎不绝。
并非因为路途艰难才让人衰老,一生回顾总是满含悲伤。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梦题驿壁》,描绘了诗人半生漂泊,旅途劳顿,如今在关门处借酒消愁的场景。首句“半生征袖厌风埃”表达了诗人对长期奔波在外,风尘仆仆的生涯感到厌倦。第二句“又向关门把酒杯”进一步渲染了诗人此刻的孤独和无奈。
第三句“车辙自随芳草远”,通过车辙与芳草的意象,暗示了诗人行程的遥远和时光的流逝。“岁华无奈夕阳催”则以夕阳西下象征岁月无情,催人老去。接下来,“驿前历历堠双只,陌上悠悠人去来”描绘了驿站前的孤独景色,以及道路上行人络绎不绝,反衬出诗人的孤寂。
最后两句“不为途穷身易老,百年回首总堪哀”,直接抒发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前途未卜的感慨,认为即使路途艰难,也不应轻易感叹年华老去,但回望一生,仍不免心生哀伤。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陆游作为南宋爱国诗人的忧国忧民之情和个人的沧桑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