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厌风沙恶,安闲且当禅
出处:《妙觉寺适轩二首 其二》
宋 · 孙觌
老厌风沙恶,安闲且当禅。
开帘延白月,倚杖立苍烟。
鸟散人声里,钟残客梦边。
小蒲风叶偃,薄槿露花鲜。
句好吟须断,欢馀醉帽偏。
人生但如此,何处不翛然。
开帘延白月,倚杖立苍烟。
鸟散人声里,钟残客梦边。
小蒲风叶偃,薄槿露花鲜。
句好吟须断,欢馀醉帽偏。
人生但如此,何处不翛然。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于妙觉寺中,面对自然与禅境的深刻体验。首联“老厌风沙恶,安闲且当禅”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烦恼的厌倦,寻求内心的平静与安详,以禅修作为心灵的避风港。颔联“开帘延白月,倚杖立苍烟”描绘了诗人打开窗帘,迎接皎洁月光的场景,同时站立在弥漫的苍烟之中,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
颈联“鸟散人声里,钟残客梦边”通过鸟儿的自由飞翔和人声的嘈杂,以及寺庙钟声的余音,展现了自然与人类活动的交织,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深处对宁静的渴望。尾联“小蒲风叶偃,薄槿露花鲜”则通过描写蒲草随风轻摆、槿花在晨露中绽放的景象,进一步渲染了一种清新脱俗、生机勃勃的氛围。
最后,“句好吟须断,欢馀醉帽偏”表达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热爱与追求,即使在欢聚之后,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继续创作。而“人生但如此,何处不翛然”则是诗人对生活的哲学思考,认为无论身处何种环境,只要心怀淡泊,就能找到内心的自由与洒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禅意生活、自然美景以及诗歌艺术的独到见解和深邃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