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好景上元多,又送春声到踏歌
出处:《元宵应制二首》
明 · 吴俨
一年好景上元多,又送春声到踏歌。
灯照九衢通禁苑,月明双阙近银河。
虹桥影里龙旗动,琪树阴中凤辇过。
欢乐不忘民疾苦,皇华远近布阳和。
灯照九衢通禁苑,月明双阙近银河。
虹桥影里龙旗动,琪树阴中凤辇过。
欢乐不忘民疾苦,皇华远近布阳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元宵佳节的繁华景象与皇家的盛大庆祝活动。首句“一年好景上元多”点明了元宵节作为一年中美好时光的重要地位。接着,“又送春声到踏歌”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节日的热闹氛围,人们在欢歌笑语中迎接春天的到来。
“灯照九衢通禁苑,月明双阙近银河”两句,通过灯火辉煌的街道与明亮的月亮映照下的皇宫,营造出一种既壮观又神秘的氛围。皇宫与银河的接近,不仅增加了画面的壮丽感,也寓意着皇家的神圣与高洁。
“虹桥影里龙旗动,琪树阴中凤辇过”则进一步描绘了皇家庆典的盛况。龙旗在虹桥的倒影中飘扬,凤辇在琪树的荫蔽下缓缓驶过,这些细节不仅展现了皇家的威严与尊贵,也体现了诗人对皇家礼仪的赞美。
最后,“欢乐不忘民疾苦,皇华远近布阳和”表达了诗人对君主的期望,即在享受节日欢乐的同时,不应忘记民众的疾苦,要将温暖与恩泽遍及四方。这种关注民生、体恤百姓的思想,体现了古代文人士大夫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元宵佳节的盛况以及对国家治理的期望,是一首富有时代特色和人文关怀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