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天缥渺无相识,一笛幽襟月下纾
出处:《咏渔》
明 · 赵完璧
万顷沧波恣所如,水云清旷岂忘渠。
长烟鸥鹭情偏洽,细雨蒹葭兴有馀。
几日醉来村舍酒,一生饱足钓船鱼。
湖天缥渺无相识,一笛幽襟月下纾。
长烟鸥鹭情偏洽,细雨蒹葭兴有馀。
几日醉来村舍酒,一生饱足钓船鱼。
湖天缥渺无相识,一笛幽襟月下纾。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悠远的渔舟唱晚图景。诗人以“万顷沧波”开篇,展现广阔无垠的水域,赋予了自然景观以生命与自由,仿佛万物皆随心所欲,不受拘束。接着,“水云清旷”一句,进一步渲染出一种超脱尘世的空灵之感,似乎连云水都显得格外清明,不染凡尘。
“长烟鸥鹭情偏洽,细雨蒹葭兴有馀”,诗人细腻地捕捉到了自然界的和谐共生之美。鸥鹭在长烟中翩翩起舞,细雨中的芦苇也似乎在轻声诉说着它们的喜悦,这种和谐共处的场景充满了生机与情趣。
“几日醉来村舍酒,一生饱足钓船鱼”,这两句则将目光转向了渔人的生活,通过“醉”与“饱足”的描述,展现了渔人生活的自在与满足,既有对物质生活的享受,也有精神上的愉悦。
最后,“湖天缥渺无相识,一笛幽襟月下纾”,诗人以“缥渺”形容湖天景色的虚幻与遥远,又以“无相识”表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孤独感。然而,在这孤独之中,一曲悠扬的笛声响起,不仅抒发了内心的幽思,也仿佛是与月下的湖天进行了一次心灵的对话,达到了一种超脱世俗的精神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渔人生活状态的描绘,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自由、和谐与超脱的向往和追求,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