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亩头陀施毒手,北山道者起慈心
宋 · 释德洪
南亩头陀施毒手,北山道者起慈心。
解于粪扫堆头笑,拾得茸穿穴鼻针。
解于粪扫堆头笑,拾得茸穿穴鼻针。
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南亩头陀与北山道者的形象,展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处世态度。头陀以施毒手象征其行事狠辣,而道者则以起慈心表现其慈悲为怀。粪扫堆头的笑声和茸穿穴鼻针的细节,生动描绘出头陀与道者截然不同的生活状态和精神境界。诗中巧妙地运用对比手法,揭示了人性中的善恶两面,以及对生活的不同理解和追求。通过李光祖与了翁法窟的交往,诗人表达了对了翁法窟慈悲为怀、超脱世俗的赞美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生活中某些行为的反思和批判。整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刻,富有哲理,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人生、社会的独到见解和深邃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