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龙豪气曾几时,世钢致人不可知
出处:《寄赠施悦秋先生长歌》
清 · 洪繻
忆昔中原承平世,先生文采青云第。
万丈光芒压斗牛,千里江山开绮丽。
元龙豪气曾几时,世钢致人不可知!曾参原无杀人事,范滂竟有党祸施。
党祸由来陷清议,大狱锒铛动缇骑。
浮家一舸走江湖,惊涛骇浪皆痛泪。
阴阴六月天雨霜,浮霾蔽日无晶光。
匿迹通家似张俭,埋名药市同韩康。
人生胸次多磈礧,得来祸患非寻常。
先生意气仍爁煔,耳雷鼻火吐长燄。
啸歌不废万卷书,感愤横磨三尺剑。
得拂蓬块生回风,张禄名字起秦中。
系铃、解铃非吾累,失马、得马惊塞翁。
大名方自满瀛东,谁知鼙鼓来破空,宰相割地出和戎!瀛洲一岛付异族,海国遍处生狼烽。
先生全家复越海,祸患乱离才数载。
一生未餍升平福,千秋竟见河山改!去年海峤来一游,城郭惨淡烽烟收。
老成星散人物异,猿啼鹤唳堪泪流。
今年访旧复一到,殊邦谁是辽东帽!仙尉姑为外氏来,王母方壶长痛悼!我在大荒正闭门,忽惊天外得逢君。
渡江温峤重相见,裨海邹生一论文。
中华可叹今迟暮,异人不出终沈痼。
功名无由汗马开,英雄多少儒冠误。
君不见辛幼安,旌旂归宋犹退閒?我生况难作此梦,壮怀耗矣空汍澜。
先生虽未得盘礴,犹欣后起能鹰搏。
乾坤虽老有所娱,丝竹中年差不恶。
嗟余今生长此伧,唾壶击碎声彭觥,望汉如望登天庭。
万里向风常太息,何时鼓舵从先生!
万丈光芒压斗牛,千里江山开绮丽。
元龙豪气曾几时,世钢致人不可知!曾参原无杀人事,范滂竟有党祸施。
党祸由来陷清议,大狱锒铛动缇骑。
浮家一舸走江湖,惊涛骇浪皆痛泪。
阴阴六月天雨霜,浮霾蔽日无晶光。
匿迹通家似张俭,埋名药市同韩康。
人生胸次多磈礧,得来祸患非寻常。
先生意气仍爁煔,耳雷鼻火吐长燄。
啸歌不废万卷书,感愤横磨三尺剑。
得拂蓬块生回风,张禄名字起秦中。
系铃、解铃非吾累,失马、得马惊塞翁。
大名方自满瀛东,谁知鼙鼓来破空,宰相割地出和戎!瀛洲一岛付异族,海国遍处生狼烽。
先生全家复越海,祸患乱离才数载。
一生未餍升平福,千秋竟见河山改!去年海峤来一游,城郭惨淡烽烟收。
老成星散人物异,猿啼鹤唳堪泪流。
今年访旧复一到,殊邦谁是辽东帽!仙尉姑为外氏来,王母方壶长痛悼!我在大荒正闭门,忽惊天外得逢君。
渡江温峤重相见,裨海邹生一论文。
中华可叹今迟暮,异人不出终沈痼。
功名无由汗马开,英雄多少儒冠误。
君不见辛幼安,旌旂归宋犹退閒?我生况难作此梦,壮怀耗矣空汍澜。
先生虽未得盘礴,犹欣后起能鹰搏。
乾坤虽老有所娱,丝竹中年差不恶。
嗟余今生长此伧,唾壶击碎声彭觥,望汉如望登天庭。
万里向风常太息,何时鼓舵从先生!
鉴赏
这首诗《寄赠施悦秋先生长歌》是清代诗人洪繻所作,通过丰富的想象与深沉的情感,描绘了一位饱经沧桑的文人形象,以及他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与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诗中首先回忆了昔日中原的太平盛世,文人墨客才华横溢,如青云之巅。然而,随着元龙豪气的消逝,世态炎凉,正义被蒙蔽,清议受到党祸的侵蚀。主人公在动荡的时代中,选择隐居江湖,如同张俭、韩康般避世,但内心却充满了对社会不公的愤怒与无奈。诗中提到的“得来祸患非寻常”、“先生意气仍爁煔”,表现了主人公虽身处逆境,但依然保持高尚的情操与不屈的精神。
接下来,诗人描述了主人公的个人生活与情感世界,他虽有满腹经纶,却难以施展抱负,只能在书卷与剑刃之间寻求慰藉。在动荡的年代里,主人公经历了家庭的离散与生活的颠沛流离,但他并未放弃对理想的追求。诗中的“系铃、解铃非吾累,失马、得马惊塞翁”表达了对命运的豁达态度,即无论遭遇何种困境,都能以积极的心态面对。
最后,诗人感慨于国家的衰败与英雄的缺失,表达了对现实的深深忧虑。尽管时代变迁,但主人公仍然保持着对未来的希望与对后辈的期待,认为即使在艰难时刻,也能找到一丝乐趣与安慰。诗中以“唾壶击碎声彭觥”结尾,既是对当前处境的无奈,也是对未来可能改变的渴望。
整首诗情感丰富,语言生动,不仅展现了个人的命运起伏,也反映了时代背景下的社会风貌与人文关怀,是一首具有深刻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