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本是文殊亲接引,定应见处必逢君全文

本是文殊亲接引,定应见处必逢君

宋 · 李之仪
鹿头关下花深处,竹马曾寻綵衣路。
虽知梨栗是生涯,人道风烟如鄠杜。
四十年来若断桥,问津无计冷潇潇。
一闻此语心先醉,似向江边笋自烧。
羡君材器森诸有,宝带垂腰今一叟。
未说常开坛上旗,且须再遣云中守。
从来别驾不谋身,欲作蛾眉会里人。
本是文殊亲接引,定应见处必逢君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与赞美,充满了对过往岁月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待。首句“鹿头关下花深处,竹马曾寻彩衣路”,以鹿头关的美景和竹马追忆童年时光,营造出一种温馨而略带怀旧的氛围。接着,“虽知梨栗是生涯,人道风烟如鄠杜”两句,通过梨栗的平凡生活与鄠杜的自然风光对比,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四十年来若断桥,问津无计冷潇潇”则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无情,以及在追寻理想道路上的孤独与坚持。最后一句“一闻此语心先醉,似向江边笋自烧”以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听到友人话语时内心的激动与喜悦,仿佛江边的竹笋在燃烧,充满生命力与热情。

接下来,“羡君材器森诸有,宝带垂腰今一叟”是对友人才华的赞美和对其年老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智慧与品德的敬仰。最后,“未说常开坛上旗,且须再遣云中守。从来别驾不谋身,欲作蛾眉会里人。本是文殊亲接引,定应见处必逢君”几句,既是对未来相聚的期待,也暗含了对友人高尚人格的推崇,以及对佛法智慧的信仰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也蕴含了对人生、自然、智慧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