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八月十六夜邀兆和民服民孝元叔乘潦泛月赏析

八月十六夜邀兆和民服民孝元叔乘潦泛月

明 · 吕时臣
雨歇秋方静,扶携上塌船。
共怜今夕好,不减昨宵圆。
绝潦浑无地,除山尽是天。
清光溢心眦,倾赏愈丁年。

拼音版原文

xiēqiūfāngjìngxiéshàngchuán

gòngliánjīnhǎojiǎnzuóxiāoyuán

juéliáohúnchúshānjìnshìtiān

qīngguāngxīnqīngshǎngdīngnián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吕时臣的《八月十六夜邀兆和民服民孝元叔乘潦泛月》描绘了雨后秋夜的宁静与月色之美。首句“雨歇秋方静”展现了雨后的清新与寂静,为接下来的活动营造了宜人的氛围。"扶携上塌船"描绘出友人相伴,共同乘舟的情景,体现了友情的深厚。

"共怜今夕好"表达了对这明亮月夜的共同喜爱,"不减昨宵圆"则强调了今晚月色的圆满,与昨晚相比毫不逊色。"绝潦浑无地,除山尽是天"运用夸张手法,写出了积水退去后,视野开阔,天地相连的景象,给人以壮丽之感。

最后两句“清光溢心眦,倾赏愈丁年”直接抒发了诗人对月光的喜爱,清辉洒满心胸,欣赏之情更胜少年时期,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优美,富有诗意。

词语解释

不减的意思:◎ 不减 bùjiǎn[no less than] 不次于,不少于其英雄本色不减当年...

丁年的意思:指人的年龄在十三岁至十八岁之间的青少年阶段。...

扶携的意思:(1).提携,扶植。《韩诗外传》卷五:“夫人性善,非得明王圣主扶携,内之以道,则不成为君子。”(2).搀扶。 唐 韩愈 《唐故河南令张君墓志铭》:“月餘,免符下,民相扶携,守州门,叫讙为贺。” 宋 叶梦得 《怀西山》诗:“所欲面势好,老稚通扶携。” 明 袁宏道 《送观察侯公序》:“乃扶携而诉於臺,获以其事上请,詔进公一官。” 清 唐孙华 《发粟行》:“村民持票蹋城闕,扶携百里支官粮。”...

尽是的意思:◎ 尽是 jìnshì[full of] 到处是,很多很多这儿尽是石头...

今夕的意思:今晚;当晚。 晋 左思 《蜀都赋》:“乐饮今夕,一醉累月。” 唐 韩愈 《玩月喜张十八员外以王六秘书至》诗:“况当今夕圆,又以嘉客随。” 郭沫若 《落叶》:“风雨潇潇着的今夕。”...

清光的意思:(1).清美的风彩。多喻帝王的容颜。《汉书·晁错传》:“今执事之臣皆天下之选已,然莫能望陛下清光,譬之犹五帝之佐也。” 颜师古 注引 晋灼 曰:“今之臣不能望见陛下之光景所及。” 唐 李白 《赠郭季鹰》诗:“盛德无我位,清光独映君。” 宋 范仲淹 《除枢密副使召赴阙陈让第二状》:“窃念臣等,自临边鄙,久阻闕廷,入对清光,人臣所愿。” 明 陈与郊 《昭君出塞》:“空庭春暮矣,惊传詔,奉清光,疑错报,幸 平阳 。”(2).清亮的光辉。多指月光、灯光之类。 南朝 齐 谢朓 《侍宴华光殿曲水》诗:“欢飫...

倾赏的意思:钦慕赞赏。 清 叶廷琯 《吹网录·胡心耘辑<宇文绍奕事实>》:“观 应辰 荐札,称许 绍奕 ,倾赏溢乎情词,可想见其相契莫逆。”...

秋方的意思:(1).西方。《文选·张衡<东京赋>》:“飞云龙於春路,屯神虎於秋方。” 薛综 注:“秋方,西方也。” 南朝 宋 谢庄 《怀园引》:“迴首瞻东路,延翮向秋方。”按,《淮南子·时则训》:“孟秋之月……其位西方,其日庚辛。”(2).指人的晚年,暮年。 南朝 宋 颜延之 《庭诰》:“吾年居秋方,虑先草木,故遽以未闻,誥尔在庭。” 隋 卢思道 《劳生论》:“余年在秋方,已迫知命。”...

无地的意思:(1).没有地方;没有土地。《战国策·赵策三》:“来年 秦 復求割地,王将予之乎?不与,则是弃前贵而挑 秦 祸也;与之,则无地而给之。”《淮南子·泰族训》:“春雨之灌万物也,浑然而流,沛然而施,无地而不澍,无物而不生。”(2).没有大地。 汉 扬雄 《法言·孝至》:“父母,子之天地歟!无天何生?无地何形?”(3).犹言看不见地面。形容位置高渺或范围广袤。《楚辞·远游》:“下峥嶸而无地兮,上寥廓而无天。视儵忽而无见兮,听惝怳而无闻。”《文选·王屮<头陀寺碑文>》:“飞阁逶迤,下临无地。” 张铣 注:“言阁...

昨宵的意思:昨夜。 南朝 梁 沉约 《早行逢故人车中为赠》诗:“昨宵何处宿,今晨拂露归。” 唐 韩愈 《送张道士》诗:“昨宵梦倚门,手取连环持。”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昨宵箇锦囊佳製明勿引,今日箇玉堂人物难亲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