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公置酒常高会,顾我杜门惟熟眠
出处:《奉寄李泰发端明》
宋 · 李纲
一别东吴不记年,饱经忧患各林泉。
知公置酒常高会,顾我杜门惟熟眠。
无分去为汤饼客,有缘来作荔枝仙。
越溪闽岭无多地,步月看云只黯然。
知公置酒常高会,顾我杜门惟熟眠。
无分去为汤饼客,有缘来作荔枝仙。
越溪闽岭无多地,步月看云只黯然。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纲所作的《奉寄李泰发端明》。诗中表达了诗人与友人李泰发多年未见后的感慨与思念。首句“一别东吴不记年”,点明了两人久别重逢的背景,时间之长让诗人难以记起具体的年份。接着“饱经忧患各林泉”一句,描绘了两人各自经历生活的艰辛与磨难,隐居于山林之间寻求心灵的慰藉。
“知公置酒常高会,顾我杜门惟熟眠”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诗人与友人聚会时的热闹与自己的孤独。诗人知道李泰发常常举办高雅的宴会,而自己却闭门独处,只能熟睡以求安宁。这种对比,既体现了友情的深厚,也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无分去为汤饼客,有缘来作荔枝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诗人与李泰发之间的友情。诗人自谦地表示,没有机会成为宴会上的宾客,但有幸能与李泰发这样的朋友相聚,如同品尝到珍贵的荔枝仙,充满了喜悦与满足。
最后,“越溪闽岭无多地,步月看云只黯然”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相聚时光的珍惜与对未来的忧虑。虽然相聚之地距离不远,但诗人却只能在月下漫步,云中凝视,心中满是愁绪与不舍。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时间和空间的对比,以及对友情和孤独的深刻描绘,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