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遇伴觅定方,逢仙谈飞术全文

遇伴觅定方,逢仙谈飞术

出处:《于潜道中偶成
明 · 袁宏道
出门二三月,客行常踰质。
问我亦不知,奔波为何物。
越鸟也嘲人,解问爹归弗。
爹岂不思?,山淫成痼疾。
百里一名山,一山须十日。
东南半壁地,十分未了一。
云霞朝到眉,魈鬼夜入室。
遇伴觅定方,逢仙谈飞术
形体节节劳,心神?般逸。
名胜尚可穷,游子兴难毕。

鉴赏

此诗《于潜道中偶成》是明代文学家袁宏道所作,描绘了诗人行走在偏远山区的艰辛与内心的感受。

首句“出门二三月,客行常踰质”点明了时间与旅途的漫长,诗人离家已久,行路之远超出了常人的想象。接着“问我亦不知,奔波为何物”表达了对旅途意义的迷茫与困惑,似乎在思考奔波的意义何在。

“越鸟也嘲人,解问爹归弗”以越鸟自喻,嘲讽着自己的漂泊生活,同时询问父亲何时能回家,流露出对家庭的思念之情。“爹岂不思?,山淫成痼疾”进一步强调了对家的思念,同时也暗示了长期的跋涉给身体带来的疲惫与痛苦。

“百里一名山,一山须十日”描述了山高路远,每过一座山都需要花费很长时间,形象地展现了旅途的艰难。“东南半壁地,十分未了一”则说明了目的地还很遥远,充满了未知与挑战。

“云霞朝到眉,魈鬼夜入室”描绘了旅途中的自然景象与神秘氛围,云霞与魈鬼分别象征着美丽的景色与潜在的危险。“遇伴觅定方,逢仙谈飞术”写出了旅途中遇到同伴的喜悦,以及与仙人的相遇,探讨飞升之道,体现了对精神追求的向往。

“形体节节劳,心神?般逸”对比了身体的劳累与心灵的自由,虽然身体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但心灵却得到了释放与宁静。“名胜尚可穷,游子兴难毕”表达了对名胜古迹的探索欲望,以及作为游子的无限热情与不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长途跋涉的艰辛与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家庭的深深思念,以及对精神世界的追求。